宝宝一岁了,真的要断夜奶吗?
宝宝一岁了,真的要断夜奶吗?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关于是否需要断夜奶以及何时断夜奶成为许多家长关注的话题。近日,一位妈妈的困惑引发热议:宝宝一岁了,真的要断夜奶吗?针对这一问题,记者采访了南京同仁医院儿科主任刘艳云,她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视觉中国
不同月龄的宝宝对夜奶的需求存在差异。0-3个月的宝宝吃奶没有昼夜规律,进食时间均匀。但到了6个月,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白天摄入的能量密度已经足够,在生理上已经可以不需要夜奶了,这一观点已有大量的研究数据证实。“随着婴儿长大,频繁夜奶可能会影响母亲的睡眠质量,导致疲劳累积,同时也可能影响婴儿学习自我安抚入睡的能力,也不利于牙齿健康。”
当宝宝进入4月龄之后,夜里吃奶时间会逐渐延长,这已经是可以尝试断夜奶的信号。但随着妈妈重返职场,有些宝宝白天见不到妈妈会产生一种分离焦虑,到了晚上会更加黏着妈妈,频繁夜醒的情况明显增加,母乳喂养的宝妈可能直接亲喂几口宝宝就继续睡了。这时候就可以观察,如果宝宝每次都是吃几口就睡着了,说明夜奶对宝宝来说只是一种安抚作用,此时就可以尝试用轻拍、抱一抱等方式来帮助宝宝入睡,循序渐进戒掉夜奶。“但需要明确的是,宝宝的睡眠个体差异明显,6月龄以后可以断夜奶,并不意味着6月龄后必须断夜奶。”
对于家长担心的宝宝夜里频繁醒来是否会影响生长发育的问题,刘艳云主任表示,除了饥饿、睡眠环境、生病、心理需求等原因外,如果孩子明显晚上睡觉不踏实,还可能和缺乏维生素D有关,进而导致宝宝容易哭闹、多汗、睡不安稳。建议宝宝定期做儿保体检时进行25(OH)维生素D的检测。《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也建议,婴儿出生后应尽早每天补充400-800IU的维生素D,至少应持续补到3岁,也可以继续补到青春期。
对于婴儿夜奶问题,刘艳云主任还给出了以下建议供家长参考:
- 注意观察和评估: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曲线、日间饮食量、睡眠模式以及牙齿发育情况,作为调整夜奶计划的依据。
- 要循序渐进:任何改变都应温和进行,避免突然断夜奶,以免给宝宝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 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确保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参与育儿过程,特别是对于母亲疲劳的缓解和情绪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