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中的寇恂:人性深处的闪光点
《后汉书》中的寇恂:人性深处的闪光点
寇恂是东汉初年著名的将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他不仅智勇双全,而且好学不倦,心怀天下。在《后汉书》中,记载了他许多令人敬佩的事迹,展现了人性深处的闪光点。
迂回战策
更始帝派使者收复印信,但使者却有私心,没有归还的意思。寇恂说:“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如今天下刚刚太平,国家的信用还没有得到宣扬,四方诸侯都望风而动。如果丢掉了大的信用,在众人面前,引起离心离德的裂痕,要如何号令其他四方诸侯呢?”最终,寇恂凭借智慧赢回了印信。
深得信任,掌管后方
寇恂选择投奔光武帝刘秀,并深得信任。他被任命在后方镇守,坚守阵地,为军中供给军需,训练士兵战马。在光武帝北征的时候,他驯养并制作了成千上万的战马和弓箭,为前线的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消除疑心
寇恂掌管着大后方的补给,自然会引来光武帝的猜疑。他采用了萧何的应对方法,把自己的子孙兄弟,骁勇善战者全部送上战场,担任先锋,打消了光武帝刘秀的怀疑。自己则称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为国为家放下个人恩怨
因为国家的政权刚刚创立,军队里屡屡触犯法律的人,大家都相互包容。而寇恂却当众杀掉一个触犯军法的将领。这件事被同样是将帅的贾复知道了,认为是有意陷害,想杀寇恂。寇恂说:“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寇恂面对这件事,并未选择私斗。而是把贾复手下都灌醉自己也悄悄离开,为国为家,避免了一场无谓的撕斗。光武帝便有意将二人共处一室,来解开心中的忧愁。
借寇
寇恂素来好学,就修建了乡校,教授学生,还聘请名师,自己向他亲自学习。为了抵御盗贼,百姓们拦住了光武帝的车驾“希望从陛下那里借寇君一年。”光武帝便将他留在当地安抚官员百姓。
本篇结束处给寇恂非常高的赞誉。喜怒能够合乎礼法的人很少,喜悦而又不结党,发怒而又能思虑,严重后果。大概也只有人格高尚的君子才能做到吧。不念过去的怨恨,别人对你的怨恨也会比较少。
寇恂智勇双全,胆识过人,心怀天下,以国家利益为重,对他人处处忍让委曲求全,他还重视教育,清正廉明,深受百姓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