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600万在线!戏曲直播封箱大戏圆满收官,AI戏曲换脸小程序登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600万在线!戏曲直播封箱大戏圆满收官,AI戏曲换脸小程序登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724Q00

2025年1月18日晚,“当科技遇见戏曲之美——戏曲焕新·乙巳蛇年直播”活动在多个平台同步播出,吸引了超过600万观众在线观看。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和腾讯联合发起,通过微信视频号、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等平台联合直播,是“中国戏曲数字焕新行动”的最新成果。

直播节目获得了北方昆曲剧院、天津京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河南豫剧院、上海越剧院、成都市川剧研究所、广州粤剧院等七大院团的大力支持,带来了京剧、昆曲、越剧、川剧、粤剧、豫剧、黄梅戏等七大剧种的精彩表演,用“国粹新声”为观众献出一份新春祝福。直播活动还特别连线了浙江卫视Z视介“越”来越好新春越剧焕新直播节目,实现了跨时空的新春联动。

整场直播分为“戏种之韵”、“唱词之韵”、“身法之韵”、“家国之韵”四个篇章。除了精彩绝伦的戏曲表演,嘉宾们还一起体验和探讨了“数字添新韵”的应用空间。

直播间中,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越剧《十八相送》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西湖边依依惜别的情景。通过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虚实融合互动技术,可以实时地将表演融入到3D虚拟场景里,并与NPC、道具进行互动,满足观众对戏曲意境的更多想象。


(虚实融合互动技术生动呈现西湖“十八相送”情景)

AI作曲、AI作词等技术则可为戏曲的“唱词之韵”提供更多创意灵感。腾讯正在为“戏曲焕新”项目准备的主题曲,正是由腾讯混元大模型参与创作。通过AI生成不同曲风的戏曲音频小样,可以为戏曲二创提供更多灵感和思路。

唱、念、做、打,戏曲的一招一式皆有程式,代表着戏曲的“身法之韵”。藉由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研发的6DoF(六个自由度)技术,可以360度解构经典戏曲程式,观众可以在任意角度放大、缩小观看,甚至能够高清呈现演员的手腕转动、眼波流转等十分微小的动作和情绪,可以为戏曲教学提供立体、多维的细节。

(6DoF技术录制的经典京剧程式)

河南豫剧院演员吴素真现场演绎教学了豫剧程式“摘花”,她表示:“程式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也是帮助戏曲演员塑造人物的灵魂。6Do频率技术对程式的多角度呈现,能够为戏曲教学、研究等多种场景带来助力,让老师教得更清楚,学生也学得更轻松。”

现场还展示基于腾讯多媒体室实验室AI影像修复技术修复的经典戏曲片段,通过先进的AI算法,能够做到“修旧如旧”,让京剧《逍遥津》、豫剧《花木兰》、越剧《玉蜻蜓·前游庵》等传世的光影得到“原汁原味”的复原,真实、生动地还原穿越古今的“家国之韵”。

(AI修复技术重现越剧《玉蜻蜓·前游庵》)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魏春荣表示,在如今的数字时代,戏曲更应该在“守正”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实现创新,才能更好助力戏曲文化的传承发扬。

2023年12月,在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下,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腾讯联合发起了“中国戏曲数字焕新行动”,旨在通过数字技术助力戏曲的传承和传播。目前,腾讯SSV探元平台已上线“戏曲数字资源库”专区,将6DoF戏曲程式、AI修复的经典剧目搬到线上,让广大网友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浏览、观摩、学习以及进行戏曲创作。为了提升广大网友同戏曲的交流互动,微信视频号联合艺术家开发上线的戏曲互动模板,吸引数十万用户互动体验;联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起的戏曲歌曲改编征集活动,数千音乐人基于“戏曲数字资源库”进行改编创作,收到了数千份歌曲投稿,其中不乏众多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表示:“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从建设伊始,就开始系统化挖掘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和数字科技深度结合。未来,腾讯希望通过数字科技,不仅能够永久保存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还能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能助力戏曲保护和传承,也为戏曲的传播插上了创新之翼,让戏曲传播形式更多元、让受众参与体验更沉浸,从而让更多人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