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股静脉穿刺技巧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股静脉穿刺技巧详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01/08/43425371_1143477216.shtml

血管穿刺是医疗操作中的基本功,股静脉穿刺作为临床最常用的穿刺部位之一,无论是内科还是外科医生,很多都曾进行过这项操作。本文将详细介绍股静脉穿刺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穿刺准备

在进行股静脉穿刺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虽然适应症、禁忌症和消毒铺巾等基本步骤在此不再赘述,但备皮这一环节值得特别注意。

与其他部位的穿刺不同,股静脉置管容易发生感染,几乎是最容易感染的静脉置管入路。因此,在置管前应剪掉操作部位的毛发,推荐使用剪刀贴近毛发根部剪去,避免刮毛以减少感染风险。消毒液建议使用含有酒精的氯己定,以降低短期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熟悉解剖结构

股静脉穿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解剖结构的熟悉。股静脉的上段位于股三角内,这是临床中进行股静脉穿刺最主要的部位。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的内侧缘和长收肌的内侧缘构成,形成一个三角区域。

在股三角内,血管和神经的排列关系为: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内侧为股静脉。股静脉在股三角上方区域大部分位于股动脉的内侧(80.0%±7.3%),而在股三角下方区域则大部分位于股动脉的后方(90.0%±5.5%)。

了解股三角的临床意义在于:股静脉穿刺点位于股三角内;在这个区域穿刺股静脉大部分是安全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超声引导穿刺可以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并减少误穿动脉的几率。

尽管超声引导穿刺有诸多优势,但基本的穿刺技巧仍然是基础。在没有理想环境或设备的情况下,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尤为重要。

穿刺点定位

体位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危重患者可采取上半身略微抬高的体位。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时,只要操作区域足够,平卧位的要求并不严格。

定位方法

  • 高低定位:穿刺点通常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3cm处。腹股沟皮褶可作为参考,但肥胖或皮肤松弛的患者可能不适用,推荐使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作为更可靠的定位标志。
  • 左右定位:穿刺时,使用一只手感受股动脉搏动,定位动脉位置,然后在紧邻动脉的内侧进针穿刺,一般在股动脉搏动内侧0.5cm~1cm处。


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就是腹股沟中点,下面是股动脉的位置,为什么要了解这点呢,是因为一部分股静脉穿刺是用来抢救病人,是无法触及股动脉搏动的,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骨性标志进行定位穿刺。

穿刺技术

穿刺针选择

常用的是0.035系统的大粗针,这也是各种导管的标准配置。此外,还可以选择套管针或0.018系统的微穿针,尤其是微穿针,因其安全性更高。

穿中股动脉的处理

单纯使用穿刺针穿中股动脉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方法是抽出穿刺针,并在穿刺部位压迫数分钟。使用微穿针可以降低这种风险。

注射器操作

由于静脉压力较低,穿刺时穿刺针连接的注射器应保持持续负压状态,尤其是在使用微穿针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针尖方向

穿刺针的针尖是斜面,穿刺时应保持针尖斜面向上。进入血管后,切忌不要左右移动针尖。如果穿刺不中,不要在软组织内盲目调整,应将针尖退至皮下或完全拔出后重新定位。

手部稳定性

手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穿刺入静脉后,静脉血会回流,但有时会出现进针过程中没有回血、退针时才回血的情况。此时手要稳,避免穿刺针从静脉管腔脱出。

穿刺次数

经验丰富的操作者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但无论经验如何,穿刺次数越多,并发症发生率就越高。3次穿刺失败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如果尝试3次仍未成功,应重新评估穿刺部位或寻求更有经验的医生帮助。

进针深度

正常情况下,穿刺针进入2cm~4cm即可穿刺入股静脉。但肥胖和水肿的患者可能需要更深的进针,此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偏向内侧,以免损伤其他部位。

确认穿入静脉

不能仅凭血液颜色和压力来判断是否穿入静脉。有的时候,即使穿入动脉,回血也会是无搏动的暗红色;而穿刺入静脉,有时也会是高压力回血。因此需要通过其他方式确认是否穿入静脉。

置入导丝

股静脉穿刺时导丝置入困难时,切记暴力操作。应选择J形头导丝,如果置入困难,需要判断是否出现穿刺针移位。导丝置入时应顺畅轻松,如果反复尝试仍无法顺利跟进,可退出导丝重新进入,退出时要动作轻柔,避免穿刺针切割导丝造成断裂。

股静脉瓣膜

股静脉瓣膜出现率约为75%,瓣膜数量为26个。其中,双瓣占89.8%±5.5%,单瓣占6.4%±4.4%,三瓣占4.0%±3.6%。瓣膜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010cm以内占41.77%±5.55%,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1020cm处占25.32%±4.89%,最高位瓣膜距腹股沟韧带中点的距离为5.58cm±0.68cm,其中距离47cm的占66.7%。腹股沟韧带至大隐静脉汇入口处这段股静脉瓣膜的出现率为50%,其中,1个瓣占95.74%,2个瓣占4.25%,第1瓣距离大隐静脉汇入口的距离为9.11cm±0.21cm,第2瓣距大隐静脉汇入口的距离为10.55cm±0.45cm。

图:股静脉穿刺示意图

股静脉穿刺临床操作相对安全,并发症相对较少,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术需要穿刺股静脉置入更粗大的血管鞘进行手术操作,对股静脉穿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股静脉穿刺技巧需要熟练掌握。任何血管穿刺技术都有学习曲线,所谓学习曲线的缩短,并不是说你穿刺成功1例或者几例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多了解,熟悉穿刺,尤其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和处理。

希望本文可以对您和您的家人有所帮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