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重度腹泻患儿护理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重度腹泻患儿护理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63941235.html

中重度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不仅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并发症。因此,科学合理的护理对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病情评估、护理原则、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中重度腹泻患儿的护理要点。

患儿病情评估与观察

排便情况观察

  • 排便次数与粪质:观察并记录患儿每日排便次数、粪质稀薄程度及有无脓血、黏液等。
  • 病程长短:了解患儿腹泻持续的时间,以判断急性或慢性腹泻。
  • 伴随症状:注意有无发热、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伴随症状。

脱水程度评估

  • 皮肤弹性:轻捏后迅速恢复原状表示脱水程度较轻,恢复缓慢则表示脱水程度较重。
  • 口腔黏膜:检查口腔黏膜是否干燥,有无口渴表现。
  • 眼泪和尿量:观察患儿哭泣时眼泪的多少以及尿量是否减少。

电解质与营养评估

  • 血钠监测:通过血钠水平了解脱水性质和程度。
  • 血钾监测:严重腹泻可能导致低钾血症,需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 酸碱平衡:观察患儿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结合血气分析结果判断酸碱平衡状态。
  • 营养状况: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需关注患儿体重、身高、皮下脂肪厚度等指标。

并发症风险预测

  • 感染指标:严重腹泻可能引发全身性感染,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感染指标。
  • 肠套叠与肠梗阻:部分腹泻患儿可能发生肠套叠或肠梗阻,需关注患儿腹部体征及排便情况。
  • 休克风险:严重脱水可能导致休克,需及时补液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护理原则与目标设定

补液护理

  • 监测补液效果:密切观察患儿尿量、精神状态等,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 选择补液途径:根据脱水程度和患儿具体情况,选择口服补液、静脉补液等途径。
  • 评估脱水程度:根据患儿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准确评估脱水程度。

皮肤护理

  • 保持清洁干燥: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红臀、尿布疹等并发症。
  • 隔离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大便性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征象。

心理支持

  • 沟通交流:与患儿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
  • 心理关爱:给予患儿家长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其焦虑情绪。
  • 健康宣教:向患儿家长传授腹泻病防治知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药物治疗与辅助措施实施

止泻药物

  • 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能够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增强肠道屏障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
  • 抗分泌药物:通过抑制肠道水、电解质的分泌而达到止泻作用,如消旋卡多曲等。
  • 其他止泻药物: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可选用合适的止泻药物进行处理。

抗生素使用

  • 使用指征:对于明确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的腹泻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 注意事项: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在使用抗生素时,需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和疗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微生态调节剂

  • 益生菌制剂:通过补充肠道有益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对腹泻患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 益生元制剂:能够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和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功能。
  • 合生元制剂:是益生菌和益生元的复合制剂,能够同时发挥两者的作用,对腹泻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佳。

中医辅助治疗

  • 中医按摩:通过特定的手法和穴位按摩,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对腹泻患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但需注意选择专业的中医按摩机构或医生进行操作。
  • 其他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也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但需注意避免过度治疗或不当治疗带来的风险。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喂养方式

  • 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喂养,但需注意母亲的饮食卫生和营养状况,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或易导致过敏的食物。
  • 人工喂养:选择适合其年龄和健康状况的配方奶,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进行配制。同时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饮食调整

  • 调整原则: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消化能力,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先从易消化的食物开始,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数量,直至恢复正常饮食。
  • 食物选择:在恢复期间,应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 过敏与刺激性食品: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如某些海鲜、坚果等。如发现新的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品,如辣椒、生姜、大蒜等。

营养评估与调整

  • 定期评估:定期对患儿进行营养评估,了解其营养状况和恢复情况。评估内容包括体重、身高、皮下脂肪厚度等。
  • 方案调整: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和饮食调整方案。如发现营养不良或生长迟缓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肛周皮肤损伤防护

  • 使用护肤品:在肛周皮肤涂抹一层保护性的护肤品,如氧化锌软膏等,以隔离粪便和尿液对皮肤的刺激。
  • 勤换尿布: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尿布,并及时更换,避免尿布长时间包裹导致皮肤受损。
  • 保持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洗后用柔软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继发感染风险降低

  • 手卫生: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彻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导致菌群失调和继发感染。
  • 环境消毒:定期对患儿居住的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和细菌滋生。

电解质紊乱纠正

  • 及时补液: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补液方式和补液量,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饮食调整:在患儿腹泻期间,适当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
  • 监测电解质:定期监测患儿的电解质水平,如血钾、血钠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电解质紊乱。

严重并发症应对

  • 密切观察病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 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家庭环境改善

  • 用品消毒:定期对患儿的餐具、玩具、衣物等进行消毒,减少感染机会。
  • 环境清洁:定期打扫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滋生。
  • 饮食卫生:保证食物新鲜、清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物,养成良好的餐前便后洗手习惯。

家长护理技能培训

  • 皮肤护理:教会家长如何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预防红臀等并发症。
  • 饮食调整:指导家长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 病情观察:教会家长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如大便次数、性状、颜色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定期复查

根据患儿病情和治疗方案,制定定期复查计划,评估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