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起心动念:从欲望到行动的心理历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起心动念:从欲望到行动的心理历程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m.edu.iask.sina.com.cn/jy/k5T4Lfz0oJ.html

"起心动念"这个词语在佛教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人从产生欲望到付诸行动的心理过程,更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

什么是"起心动念"

简单来说,"起心动念"就是指对某件事产生了欲望,并想要去做的意思。这个词语源于佛教,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心理和哲学内涵。

"起心动念"的禅学解释

从禅学的角度来看,"起心动念"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产生贪嗔痴迷的妄念:这是整个过程的起点,源于人类内心的欲望和不满足。

  2. 产生无明烦恼和不理智的思维:这些妄念会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

  3. 产生行为意识:在错误思维的驱动下,人们会产生想要采取行动的念头。

  4. 六根对世界的分别判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会对外界事物进行区分和判断。

  5. 产生分别心和取舍:基于这些判断,人们会对事物产生喜好或厌恶的情绪。

  6. 执著与排斥:对喜欢的事物过度执着,对不喜欢的事物过度排斥。

  7. 对苦乐等感受的执著认定:形成固定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

  8. 自我意识的驱动:为了满足自我意识,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

  9. 行为后果的积累:这些行为最终会导致各种结果,包括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以及爱、恨、离别等情感经历。

这个过程揭示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也体现了佛教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理解"起心动念",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从而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