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完成河北省首例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术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完成河北省首例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术
日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运动医学科团队成功完成河北省首例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术(ACIC),为一名年轻患者治疗髌骨软骨损伤。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区在关节软骨修复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患者情况
患者为男性,20岁,主要症状为运动后疼痛,关节卡顿感,既往有髌骨脱位史,诊断为右膝髌骨脱位、右膝关节软骨损伤、右膝关节游离体。
患者入院后,杨渝平院长、刘振龙副主任医师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查房,了解患者病史症状,分析相关检查结果,经过充分讨论确定详细治疗方案:由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影响生活和运动,拟行右膝关节镜检、游离体取出、胶原蛋白支架软骨修复术。
手术由刘振龙主刀,关节镜下可见髌骨软骨损伤,清理缺损的软骨,进行骨髓刺激术后,将制备好的胶原蛋白支架注射到软骨缺损部位,均匀覆盖病灶,5分钟后凝胶即固化成形,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二天患者可下地行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功能训练。
刘振龙在注射胶原蛋白凝胶复合支架
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术(ACIC)
刘振龙介绍,膝关节软骨损伤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多发于年轻的运动人群,一旦损伤后容易出现膝关节弹响、卡顿、膝关节打软、跳跃后落地支撑困难,运动后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运动。但软骨组织无血管神经分布,严重损伤后难以自愈,且传统治疗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所以软骨修复问题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的难点。
随着胶原蛋白诱导自体软骨成形技术(ACIC)在国内的普及,为改善软骨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有了更好的疗效。ACIC是一期微创关节镜手术完成的软骨修复技术,利用胶原蛋白软骨修复支架为自体的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供粘附增殖、迁移分化的微环境,诱导软骨组织再生,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重返运动。
2019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四家单位联合开展ACIC的临床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ACIC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微骨折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展现了崇礼院区在北医三院的大力支持下,在运动医学领域的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的飞速提升,也为未来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