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小河,南长河!“国际滨”有条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老街,你去打过卡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小河,南长河!“国际滨”有条穿越千年历史长河的老街,你去打过卡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20A0279A00

三四月的春天,除了赏花,也很适合找一条老街漫步。老街是一座城市特殊的文化符号,是旧时光里的回忆驿站,每一座城市似乎都会有这么一条老街,写满了过去辉煌的历史,又积极融入着新时代。

北小河,南长河。在杭州,长河老街和小河直街一样,都是美好的存在。

百年古槐 承载老街的文化记忆

长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钱塘江南岸、白马湖畔、冠山脚下,素有“江南槐市”之称,街区内现存的传统民居大多属明清至民国初的建筑,堪称“明清建筑大观园”,于2003年列入杭州历史街区保护范围,2016 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街区。

春日的午后,从“国际滨”的高楼中穿梭进长河老街,城市的喧闹与繁华倏然远离,处处静谧、祥和,心也随之平静。

老街依山傍水、白墙青瓦、古宅深深。长河早在吴越国时期(907年-978年)就有村落,南宋始形成自然镇。来氏家族发源于此,慢慢形成街市,曾与塘栖、西塘、南浔、乌镇等古镇齐名,俗语说的“萧山长河头”便代表了当年江南集镇的兴盛历史。

来氏以科举入仕,曾出过大批“文经五纬”的人才。自南宋绍熙年间至清末,来氏一门出了24位进士、66位举人、387位封疆官,培育了众多的经史学家、方志学家、书画篆刻家,诞生了250位诗人,留下6000余篇瑰丽诗篇。“九厅十三堂”便是长河来氏大家族的官邸,来氏也因而被誉为“两浙巨宗”。

“槐花黄,举子忙,无来不出榜”,中进士之后,长河人往往会在家门口种植一棵槐树,因为“槐”和“魁”相近,以示门第显赫、文化传承。冬去春来,槐河两岸豪宅林立,槐荫成行。至今,长河老街仍保留着三棵老槐树,便是长河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江南槐市 印记长河古镇繁华

槐树不仅是长河“耕读文化”的文化根脉,也是“江南槐市”兴盛的商业密码。

据说长河因槐而盛,槐河和“江南槐市”皆以槐树命名。

今天的长河老街,包含泽街和槐街两条主要街道。自明代始,这两条街道已呈“丁”字格局。在萧山方言中,因“泽”同“直”,“槐”同“横”,因此这两条街又被称为直街和横街。

泽街,南北走向,长约300多米。槐街,东西走向,长约200多米,两街与财神庙相交呈“丁”字。

据记载,历史上的槐街、泽街,店铺鳞次栉比,舟船堵河,人声鼎沸,熙熙攘攘,数百年不绝。“酒旗山郭市,渔笛水村船”便是当时描绘的江南水乡场景。

到乾隆年间,“江南槐市”更加兴旺,粮油店、茶行、柴行、花轿行等百余家店面繁盛不衰。

明清至民国,有大小店铺120多家。规模最大的是周源源南货店,双开门店面,资金雄厚,还在闻堰等地开设分号并自设咸鲞加工场和糕点作坊,堪称长河镇上商业“巨无霸”;还有来哲甫集股开设的纶昶茧行,设在大夫第内,雇佣职工100多人,收购四乡蚕茧,加工烘干后再运往杭州丝厂,这也算是长河第一家“股份公司”……

曾经的长河老街,也以茶馆闻名。其中龙泉园、第一楼、金乐园等茶楼,以“冠山茶叶乳泉水”闻名,可媲美龙井茶叶虎跑水。

透过昔日舟船堵河、吆喝四起的商贸盛景,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而今的长河老街,一砖一瓦仍沉淀着历史的斑驳,迎面的春风却已吹来了新时代的气息。

老街新颜,重现“江南槐市”

阳光正好,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巷,抬头便是错落有致的马头墙,偶遇买菜回家、推门进入的居民,构成了今天滨江这处最闲适的烟火气。

现在的长河老街,完成了竹荷双清、槐市盛景、诗礼迎门、山泽遗韵四个景点,建立了老字号直播基地,焕新升级了长河革命历史纪念馆,呈现大河沿、槐河街旅游、观光、购物、消费一条街。同时,泽街与山下里路、天官路、白虎弄与天官弄形成了三横两纵的游览路线。

老街还引进了一批特色品牌,既有咖啡茶饮、特色餐饮、文创艺术等业态,又新添多个国潮老字号品牌,像朱府铜艺、方回春堂、张大酥等老字号之外,也有长河人家、财神饭店、油埠豆浆,此外,蔡大甜、麻雀咖啡、咸鱼仔饮食店等创意小店的进驻,为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广场的“Architect”是家咖啡店,两层楼的砖木建筑,门口的白色帐篷,屋内调性、文化创意都是35岁的钟钟自己设计的,他既是咖啡店老板,也是一名设计师。两位做完艾灸的外籍姑娘进入店里点了咖啡。

沿槐街而行,傍着白墙黛瓦马头墙,一处挂着供销社牌子的文具店成了设计复古的潮汕饮食店。

继续往前,穿过槐街51号的时空门洞,一墙之外的天官文创园内,买手店、古着店、百年老字号、丰富的场景如同时空穿越,让“非遗”与“网红”、传统与潮流交织在一起,成了当下年轻人的宝藏打卡点。



“在保留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实现景观空间序列的扩容、提质、活化、美化,去年9月开街后,已经收获了一波流量。“滨江商业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单华东说,接下来的布景提升工作将于10月完成。其中在招商运营中,他们将对标小河直街的流量的基础上,打造长河历史街区活化新模式。比如突出非遗文化、儒商文化、明清建筑、红色文化、老字号等特点,既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区,也展现了新的“江南槐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