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温度降至11度,如何把握低位布局机会?
市场温度降至11度,如何把握低位布局机会?
上周一截至昨天,市场整体维持震荡下行,上证指数下跌1.33%,沪深300指数下跌1.82%。市场温度由12°降为11°,仍在温度极低区间。
数据说明:根据历史数据测算(2012-2023),在极低区间、较低区间、适中区间、较高区间、极高区间中任意时点买入股票指数并持有三年,取得的平均持有期收益率以及盈利概率如上图所示。可以发现,越在低估区间买入,获得的投资收益率越高,盈利概率越高;越在高估区间买入,投资收益率越低,盈利概率也显著降低。
注:当市场温度低于20°时,认为市场处于极低区间;当市场温度高于20°,低于40°时,认为市场处于较低区间;当市场温度高于40°,低于60°时,认为市场处于适中区间;当市场温度高于60°,高于80°时,认为市场处于较高区间;当市场温度高于80°时,认为市场处于极高区间。
市场温度越高,代表市场越处于高估过热状态,此时应该减仓股票类资产回避风险;市场温度越低,代表市场越处于低估过冷状态,此时应该逆势布局加大股票类资产配置仓位。
市场温度计指标和模型局限性说明:
市场温度计结合了量、价、市场参与资金变化、波动性以及股价趋势五大维度,通过量化的方法综合加权得来,较为全面的反映出当前市场情绪热度处于过热、适中或者低估的状态区间。
市场温度计是对市场综合环境情绪面和技术指标的检测,转化为温度计的形式呈现,所以对市场的监测意义大于预测意义;市场温度指标的计算采用了滑动平均计算方式,使得温度值较为平滑,避免每日数据抖动过大,如果短期市场发生剧烈变化,温度计数值变化可能发生滞后;监测的指数选取万得全A指数,反映市场整体温度值,并不能重点反映结构性热点板块情绪。
市场解读
展望未来,当前国内市场的核心矛盾仍是不稳定的经济复苏趋势与疲弱的市场信心,这一矛盾短期看很难改善。
长期来看,政治局会议新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一步确认2024年政策着力稳增长稳信心等“各种稳”,总基调仍会坚持扩张和宽松,但本次会议未具体提及股市、地产、化债等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需要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确认。
证监会发布法规对公募私募基金双双加强监管,也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必然之路。特别是针对公募基金证券交易的管理,终于在年末“靴子落地”。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一个行业上面可能是一座山。固然,交易佣金的严格管理限制了当前诸多旧有公募基金-券商合作模式。中央的“先立后破”思维,落在基金-券商合作的领域,初看起来,已经立的方向已让我们难以勉力维持,而即将破的体系更让大家难以割舍放下。然而,一鲸落,万物生。如果我们从更为客户考虑的视角来看:监管对于旧有乱象的治理不是更有道理的吗?纯粹的买方投顾难道不是更有意义的吗?资本市场去劣币、引良币不是客户盈利更根本的基础吗?
总之,买方投顾这四年来才走完一小步,大方向投顾也一直没有掉队,斗志不容稍减,岂疑星火燎原。
怎么找准低位买入的时机
昨天大盘上演了一把“大奇迹日”,上证指数先是低开回撤超1%,最低到了2930点,之后就开始逐步上扬,到收盘时收涨0.74%。
开盘回撤的原因比较明确,上周六公布的CPI数据不及预期,使得一开盘不少恐慌盘卖出把价格砸下来了,加上某次高端白酒降低打款价的消息,刺激食品饮料板块回调,使大盘进一步承压。
不过在当前位置,大A也表现出了韧性,尽管低开幅度较大,但逐渐回升,三大股指最终翻红,北向净卖出金额也有所减少。
昨天收盘翻红实际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市场高位出现利好不涨,甚至高开后开始调整往往是顶;市场低位出现利空不跌,甚至低开后反弹翻红,也是反转的重要信号。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着相似的韵脚。市场高位的贪婪,和低位的恐慌一样,是每一轮牛熊共同的标志。
如何判断现在已经是明显低位了?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3/12/08
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债券基金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从之前的市场低位开始算起,每次沪深300走势低于债券基金走势时,往往在未来一年内会出现明显反弹。
如2013年、2015年、2018年,几次沪深300明显低于债券基金指数的时候,现在回过头看,都是机会大于风险的时候。
这次调整,也同样给了我们一个比较好的定投加仓机会。
权益投资者在现在的位置上定投,未来大概率能收获让人满意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