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港大退学 家长告南京中介诈骗
女儿被港大退学 家长告南京中介诈骗
近日,一起涉及香港大学的留学诈骗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南京家长李女士通过当地留学中介索斯商務信息咨询服务部,花费70万元送女儿入读香港大学,但因申请资料造假被港大勒令退学。
2022年4月4日,李女士与南京江宁区索斯商務信息咨询服务部签订了《香港本科高端VIP申请服务合同》。合同封面特别印着“让我们的孩子进入更顶尖的名校”。合同写明:双方签署本合同的三个工作日内,委托人需向受托人支付2023年香港本科高端VIP申请服务费之订金25万元。委托人在获得选校方案中所申请的大学无条件录取通知书的三个工作日内,委托人将按照最终录取院校中服务费用最高的院校,完成支付剩余申请服务费45万元或20万元。中介提供了多间香港的大学,李女士说她首选拿香港大学需70万元。
之前在该年春节,家里亲戚好心地告诉她有上国际名校的机会,建议她为品学兼优的女儿准备一条“后路”。“那时,我女儿上高二,成绩很好,2023年孩子在内地参加高考,文科成绩超过590分,在江苏省排名5000位左右,这个分数也能上内地211院校,但如果能上港大,岂不更好!”2022年春节后,李女士参加了南京索沃留学中介机构组织的港澳留学推荐会。会上,机构老师宣称可以为即将毕业的高中生量身定制留学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保证录取港澳知名大学。
中介宣传指针对目标本科,进入世界顶级名校包括哈佛、普林斯顿、牛津、剑桥、澳洲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对条件不足的学生,这家中介特别设计了“腾飞计划—名校本科升学直通车项目”,声称学生即使无任何背景,也可直入世界一流名校。
“我们针对学生高端量身定制留学方案,肯定能被香港大学录取。”听了成功案例介绍,李女士深信不疑。她对记者说,“中介服务人员个个都是海归精英,桌上有‘杰出青年’奖牌,他们说掌握大把国际名校资源,有内部名额。”李女士爽快地与中介公司签订了合同,立即支付了25万元订金。“中介叮嘱我们不用烦,等着拿录取通知书。”
2022年12月,李女士果然收到中介发来香港大学录取通知书,“中介让我上香港大学的网站查询,我们查了,有女儿的名字。”李女士痛快地付清45万元剩余申请服务费。翌年9月,女儿成为港大新生。
造假国际高中生身份及IB成绩
“今年10月,女儿的电邮突然收到学校发来的邮件,说怀疑她的入學申请资料有問題。”李女士说,“女儿很害怕,她什么都不知道。我也蒙了,赶紧联系中介。”李女士懊恼地说,所有的申请资料、申请邮箱都是中介在操作,自己丝毫不知情。“怎么也不會想到中介會直接造假,這不是害孩子嗎!”
10月14日,李女士专程到香港,陪惶恐不安的孩子去港大了解具体情况。“孩子进去二三十分鐘就出來了,她說‘港大核實了我的IB成績,考試辦公室證實就根本沒有我這名考生’。我這才知道中介竟然是偽造了女兒的國際高中學生身份與IB成績單。”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全球学生开设的高中课程,授課語言為英語,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接受國際教育。IB考试成绩被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认可,并被一些国家作为大学入学考核标准之一。
10月16日,港大给李女士女儿发去邮件,内容是“我写信通知你,大学已收到确凿证据,证明你在申请文学士课程时提交了伪造的IB成绩单。鉴于上述情况以及2022年12月22日的有条件录取通知书中的条款和条件,您被录取为文学士课程的通知已被撤回,您对该通知的接受应被视为无效。”
事件曝光 中介即退款70万
女儿遭退学,李女士全家如五雷轰顶,“心情要崩溃的女儿只好把行李打包,一包包寄往深圳,再转运回南京。”李女士说时几度哽咽。
“我女儿从小学习自觉、勤奮,從來不需要我煩神。”說到女兒,李女士再度傷心。她說,“剛回南京時,孩子壓力很大,都要抑鬱了。她是普通高中畢業生,在中學時成績優秀,全年級500多人,她的成績能拿到前30名。去香港在港大一下就面對全英文授課,她非常刻苦,上學一年多,沒有一門功課掛科,她很努力地去學習。”
李女士怒气冲冲地去找中介,对方倒是立即退還了70萬元申請服務費,但她認為,女兒被白白耽誤了至少兩年時間,如今孩子被退學,給全家都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和巨大的精神壓力,最重要的是中介造假形同詐騙,還會危害更多的家庭與學生,要求中介賠償其200萬元,但中介卻不再理會;內地媒體陪同李女士向中介討說法,但一次次被中介晾一兩個小時。
11月,李女士下定决心打官司“用法律讨个说法。”“更重要的是还教育净土,他们每个中介手上都有不少在申请的学生,还会不断有孩子被害。”12月8日,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在“零距离帮忙”栏目中率先报道了李女士的遭遇。
江苏天熙律师事务所律师在接受城市频道采访中表示,李女士及孩子与中介机构签订的是服务类合同,作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过程中,如果商家对她有隐瞒事实,导致最终产生了损失,可以主张赔偿,赔偿是购买服务的金额三倍以内。南京市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仙林分局段局长对当地媒体表示,如果初步调查有违法行为的话,可能就要立案。但因为中介公司老板现在国外,暂时无法立案。
目前,李女士已经向栖霞公安分局马群派出所报警,并向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仙林分局反映了遭遇。执法人员已对此事展开调查。
不良经营 记者放蛇再揭发 另一中介同類手法招客
記者放蛇再揭發,另一中介同類手法招客。
大公報記者調查發現,留學中介為學生「美化」簡歷的行為並非單一個案。
記者以一名普通高中學生家長的身份,在內地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上,聯繫到一家協助申請香港本科課程的留學中介─「柏x國際教育」,諮詢升學相關事宜。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表示對具體業務細節不甚了解,隨即將記者加入至一個溝通群組,並為記者分配了一位所謂專門負責香港留學規劃的老師。
記者提出「孩子成績欠佳(約高考成績400分)是否仍有機會進入大學」的擔憂,對接人員回應稱仍有機會,並聲稱與本港學校存在合作關係,但未能具體說明合作細節。當記者追問合作是否意味着「都能入讀」時,對方回答稱最終仍需參考學生的實際成績。記者提問,若孩子成績不突出,是否可通過補充資料來增強競爭力?中介稱可以協助提升學生背景,並建議轉換至國際學校的申請賽道,即將學生的學歷登記在與他們有合作關係的國際學校名下,提高錄取機會。對於這樣的操作是否會被識破以及潛在的風險問題,對方稱「風險不大」。
绝不姑息 香港教资会:八大无授予中介“录取权”
教育局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對任何涉嫌在申請入學時提交虛假文件均是「零容忍」。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並無授權任何留學中介機構取得任何程度的錄取權,亦無承諾保證錄取經留學中介機構推薦的申請人,不存在「內部推薦」讓申請人「保證取錄」的途徑。
对假学历“零容忍”
教育局提醒申請人不要誤信坊間或網上不良升學中介機構聲稱可「保證取錄」的不實資訊或教唆違法等勾當,申請人如有疑問,應直接向大學查證確認,免招損失或誤墮法網。就懷疑違法行為,應向相關執法部門舉報。偽造或提供虛假學歷屬嚴重罪行,最高可被判處監禁14年。
針對此次事件,香港大学校方表示会严肃处理涉及虚假文书的个案,对任何违反学术诚信和不诚实的行为持零容忍态度。校方发言人指出,申请人/学生如被发现伪造学历,大学将采取适当行动并予以处罚,包括取消录取资格、将涉事者已经接納的錄取通知作廢失效、終止入學和就讀資格、褫奪學位及向相關執法機構舉報等行動。
中国梦智库主席、执业大律师丁煌表示,内地学生通过中介申请入读香港的大学,但中介隐瞒造假入學资料,学生及家长並不知情时,家长可以民事訴訟追究責任,以惡意蒙騙為由追討民事損失。他建议家长蒐集相关文件,证明中介没有披露任何重要讯息,或者恶意隐瞒事实。他也强调,校方有严格收生指引及规定,例如问责条款,如果申请方在申请表上提供虚假信息,将有机会面临刑事起诉。
以儆效尤 内地媒体人:造假中介是毒瘤须严惩
“香港大学在全球高校中排名靠前,内地学生想要成功申请入读的难度很大。”江苏广播电视总台零距离节目主持人大林对大公报记者表示,有些中介机构为了高額中介费,把商业利益置於学生前途和自身诚信之上。“这样的行业毒瘤不但损害学生合法权益,更会破坏教育公平。”
大林说,在对中介机构的资质审核、业务操作流程及违规行为等方面,相关部门还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和处罚,也讓一些中介机构膽子變大,同時留學申請資料的審核,各高校和相關部門也缺乏統一、明確的標準,更讓中介鑽了空子、偽造資料並通過了審核。其中的造假行為有必要严查重罚,避免毒瘤氾濫。
减低损失 事主母盼退還剩餘學費
“我也想到港大办公室去问问,当初录取学生时,为什么不审核资料呢?”“我已經交了這學期的學費,不到10萬港元,這學期女兒只上了一個月就被退學。退學後,港大與我們沒有任何聯繫。”
李女士对《大公報》说,“我一心想与港大沟通,但中介说不能去,否则会被港大列入黑名单,香港警察会来抓你女儿。我不敢去。”
“不要把孩子列入黑名单”
李女士说:“可否请《大公報》帮我与港大沟通,能否退还剩余学费?此外,孩子是无辜的,对造假不知情,她还有长久的未来,能否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千万不要把孩子列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