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指南:各类危害因素防护措施详解
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指南:各类危害因素防护措施详解
在工作中,劳动者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粉尘、化学毒物、紫外线等。这些因素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学会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类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治理中,针对职业病防护用品执法人员会重点检查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否督促、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等。
那么,常见的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有哪些?如何选择正确的防护用品?下面就逐一介绍化学因素类、物理因素类、放射因素类和粉尘类防护用品使用。
对化学因素类的防护
刺激性气体
应穿戴耐腐蚀的工作服、手套、眼镜、胶鞋和防毒口罩、半面罩、全面罩。窒息性气体
应佩戴送风式防毒面具和呼吸器。酸、碱或强氧化剂
应穿戴橡胶手套、袖套、围裙、胶靴和防护眼镜。具有挥发性的,还应佩戴防毒口罩或面罩。有机溶剂类毒物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和乳胶手套,穿防毒渗透工作服。通过工艺改革和密闭通风措施降低空气中有机溶剂浓度,工作中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要淋浴更衣。
对物理因素类的防护
高温:辐射热环境中应穿白帆布工作服隔热服;露天作业者应戴遮阳帽。
紫外线或电焊弧光: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噪声:噪声防护主要是通过听力保护器来实现的。听力保护器具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置放于耳道内的耳塞,用于阻止声能进入。佩戴耳塞时,先将耳塞作卷折,一手绕过后脑,轻提耳部顶端,另一手轻柔地把耳塞推入耳道至适当深度,待耳塞膨胀恢复原状。
另一类是置于耳外的耳罩,限制声能通过外耳进入耳鼓及中耳和内耳。使用耳罩时,应先检查罩壳有无裂纹和漏气现象。佩戴时应注意罩壳的穿戴方法,顺着耳廓的形状戴好,将连接弓架放在头顶适当位置,尽量使耳罩软垫圈与周围皮肤相互密合,如不合适时,应稍微移动耳罩或弓架,使其调整到合适位置。考虑到劳动者实际接触的噪声值在80dB以下最理想,因此用人单位在选择护听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对应的NRR值,一般来说LEX,8h超过95dB宜使用降噪耳罩。
对粉尘类因素的防护
粉尘类因素主要是通过佩戴半面型口罩来实现防护效果。半面型口罩,主要用于防粉尘、烟、雾以及微生物等颗粒物,分为随弃式和可更换式,平时接触比较多的KN95口罩就是随弃式,带过滤装置的半面罩就属于可更换式。
在有粉尘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下,作业者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防尘口罩。其中,可更换式防尘面罩防尘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受颗粒物浓度、使用者呼吸频率、过滤元件规格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当呼吸阻力逐渐增加以致不能使用时,应按要求更换过滤元件。在这里尤其要强调一下,普通的医用口罩是起不到防尘效果的,用人单位一定不能用医用口罩代替防尘口罩。
对放射性因素的防护
γ放射性物质的工作场所或近距离X射线下操作的放射工作人员,应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佩戴个人剂量仪计,根据相关标准要求配置个人剂量报警仪,同时根据场所内放射防护实际,配备和使用铅防护手套、铅防护衣、铅眼镜、铅围脖、铅帽等个人防护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