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助力实现协同发展,稳步推进钢铁等行业央企重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助力实现协同发展,稳步推进钢铁等行业央企重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275539.html

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正在加速推进。近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与山东钢铁集团的重组计划引发关注。这一重组不仅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也是钢铁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之一的钢铁行业,正加快其兼并重组的步伐。近日,A股上市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对山钢集团战略重组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山东钢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钢铁行业产能深度整合逐步提速。分析人士认为,兼并重组并不是单纯将几家钢企合并在一起追求规模,而是为了发挥协同效应,避免过度竞争、提高利润水平。

而在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动产业升级方面,资本市场可以发挥重要助力。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正持续加大对并购重组市场化的改革力度。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日前表示,为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的功能,证监会以证券法修订和注册制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持续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

兼并重组助力实现协同发展

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仍在继续,这次是山钢集团与中国宝武。

作为山东钢铁集团的重组方,中国宝武成立于2016年,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过去几年间,中国宝武接连重组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和重庆钢铁等多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国宝武是国内最大钢铁企业

而两家钢铁集团的协同效应更是被市场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中国宝武而言,山钢集团的加入可以丰富自身的产品种类;同时,山钢集团作为山东地区的钢铁“巨无霸”,加入后有助于增强中国宝武在山东地区的渠道优势。对于山钢集团来说,背靠中国宝武也有利于发挥双方更大的规模优势。

稳步推进钢铁等行业央企重组

在钢铁去产能的过程中,兼并重组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或将加速进行。

7月16日,国新办就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国资委将积极稳妥地指导中央企业做好重组工作称,在战略性重组方面,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

事实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事项不断发生,其中,中国宝武钢铁便是典型的代表。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宝钢与武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大钢铁企业。

分析人士表示,钢铁企业合并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生产及经营能力的综合手段。预计未来全国钢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在碳达峰目标约束下,钢铁等传统能源行业正迎来一轮变革。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发展,钢铁行业须改善生产流程、更新生产设备、使用低碳能源、摒弃高碳排放产品和业务及研发深度脱碳零碳技术。在这个过程中,高能耗、低效益的中小企业将被淘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通过低碳创新,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从而推动中国钢铁行业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

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

资本市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为传统产业升级赋能。其中,并购重组是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同时,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资本配置功能也是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监管部门正持续加大对并购重组市场化的改革力度。高莉表示,为进一步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功能,证监会以证券法修订和注册制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持续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

一是简政放权,压减行政许可事项,提高交易便利水平。目前,需向证监会报审的项目占全市场并购重组交易总单数的比例不足3%。

二是丰富支付工具,积极服务多元投融资需求,其中“定向可转债并购”已实现“试点转常规”。三是扎实推进并购重组注册制改革。上半年,沪深交易所已分别设立并购重组委并修改配套制度,组建了独立审核部门。

去年10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鼓励上市公司盘活存量、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资本市场是国企并购重组的融资助手,能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并购本身以及并购之后的整合重组都需要资金,而资本市场可以为并购以及整合重组提供融资支持。

钢铁央企重组,着力点应放在哪里?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近日举行的2021年上半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钢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并在相关领域积极培育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

虽然钢铁央企的重组,近年来已经迈出了积极步伐,如宝钢与武钢的整合、攀钢并入鞍钢、鞍钢与本钢的整合也在加速推进,等等。特别是宝钢与武钢的重组,更被认为是巨头与巨头之间的强强联合,给各方带来了很大期待。

殊不知,宝钢与武钢的重组,除了两大巨头之间的需要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家在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分别建造了一家产能1000万吨的工厂,且两家企业的产品十分类同,很有可能在建成之后,形成恶性竞争,使原本就已经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出现更加无序的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既然两家企业之间存在这样的相同之处,不如将两家重组到一起,由两家去解决可能存在的恶性竞争问题。至少,这两家企业间不该发生恶性竞争现象吧,需要在技术和产品的设计方面有点错位吧。

把企业由于不从大局出发带来的矛盾,交回到企业自己去消化,不失为改革的一条非常重要的举措,也可以认为是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企业增强全局意识。

也就是说,在宝钢和武钢的重组中,既有两家企业发展上的共同需要,也有决策层为了更好地维护钢铁行业良好市场竞争环境的考虑。

那么,在接下来的钢铁央企重组中,是否也该更多地从行业、企业、市场环境等方面考虑,整合企业的优势,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减少资源的重复浪费。

那么,有关方面在推进钢铁央企重组中,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合并了多少家、组建了多少大型企业集团上,而要看重组之后,企业到底是规模扩大了,还是实力提升了,到底在实行重组后,企业优势能否整合到一起,重组后的企业,具有怎样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国内空白的高性能钢材等,能否通过重组后尽快得到填补,对国外铁矿石的依赖度能不能降低,等等。

很显然,从已经推进重组的钢铁企业的情况来看,这些方面的效果还没有能够得到体现,“靠天吃饭”的痕迹依然很浓很浓。多数钢铁企业并没有在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高性能开发等方面有明显改变,仍在满足于产量带来的快感和需求带来的一时兴奋。

相反,在铁矿石价格谈判方面,仍然没有话语权,无法在谈判中占据优势。钢铁企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高性能、高技术产品缺乏、填补国内空白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困扰着钢铁行业。

如果通过企业重组,仍然不能在这些方面得到明显改观,就失去了重组的意义和价值。钢铁央企的重组,决不是为了多几个能够在规模上进入世界前几位的企业,也不是为了把几家企业的报表合并到一起,而是要整合各家的优势,能够在核心竞争力和资源谈判话语权方面明显提升。

必须记住的一个事实是,央企都是人才最为集中、资源最为集聚、政策最为集成的群体。如果改革重组,不能把企业的优势发挥出来,不能大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必要对央企实施重组,也不能再给予其更多政策资源,不如将其推给市场,让市场决定其命运。

所以要推动钢铁央企重组,就是为了提升钢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中国的钢铁企业能够进入世界先进企业行列。

这也就给有关方面提出新的挑战,那就是不要只看钢铁央企的重组数量,而要看重组质量。

首先,产能合并同类项后,要有效剥离中低端产能,增加高端产能。产量可以少一点,质量必须提升。要通过重组,中低端产能能够减少20%以上,中高端产能增加10%以上。否则,重组没有意义。

其二,技术要出现明显提升。过去是一家的技术,现在是两家的技术,过去是一家的人才,现在是两家的人才,即便达不到1+1>2的效果,总不能1+1=1,甚至<1吧。特别是高端技术与产品,重组后的企业必须作为重中之重。

再者,管理上要精益求精。央企在管理上要好于其他所有制企业,但是,央企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的思维比较僵化、管理的思路比较窄,观念还不解决,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弱。因此,必须通过重组,让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最后,产品上要出类拔萃。其他所有制企业生产不来的产品,达不到的水平,央企必须达到、必须生产、必须满足需要。国内的许多空白,央企必须通过行业协会,各自制定出突破的领域、突破的重点,并依据这些目标作为对央企的考核,与经营者薪酬挂钩,作为任期考核指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