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引用
中国科技网
1.
https://www.stdaily.com/guoji/xinwen/202402/e31c6fe4c0014f6391adb1f1d62f03ff.shtml

人类和猿类与其它灵长类动物相比,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没有尾巴。这一进化特征背后的遗传学机制一直是个谜。近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人类和猿类在进化中"甩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


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来源:《自然》网站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名为Alu元件的遗传成分插入到一个与尾巴发育相关的基因中,导致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异构体的产生。这种新的蛋白质异构体会影响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尾部伸长,从而导致尾巴的缩短或退化。

为什么人类和猿类没有尾巴?

与其它灵长类物种不同,人科猿类——包括人类、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和长臂猿都没有尾巴。尾巴的消失,是人类和其它猿类演化中最显著的身体变化之一。不过,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机制一直有待阐明。

研究团队如何找到答案?

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的科学家团队,筛查了与脊椎动物尾巴发育相关的140个基因,寻找可能导致猿类失去尾巴的变化。他们发现,Alu元件插入猿类祖先的Tbxt基因(与有尾动物的尾巴发育相关)可能促进了尾巴的消失。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研究团队构建了表达Tbxt基因不同形式的小鼠模型,包括两种外显子跳跃异构体(在猿类中这种异构体可通过插入Alu诱导)。实验结果表明,表达这两种Tbxt形式的小鼠确实没有尾巴或尾巴变短,具体取决于胚胎尾芽表达的相对数量。这是证明外显子跳跃Tbxt异构体导致尾巴消失的直接证据。

进化代价:神经管畸形

研究还发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表达外显子跳跃Tbxt异构体的小鼠可能会出现神经管畸形,这种疾病在每1000个人类新生儿中约有一例。这表明,失去尾巴的进化过程可能带来了一定的适应代价,这种代价一直延续到今天,表现为人类中仍然存在的神经管畸形问题,比如脊柱裂。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人类和猿类进化中失去尾巴的遗传学机制,还为我们理解进化过程中的适应代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