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省监狱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ㆍ教育改造篇(上)
推动全省监狱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落实ㆍ教育改造篇(上)
四川省监狱系统在全省监狱工作会议后,各单位迅速行动,结合工作实际,从全方位宣传、全链条部署、全覆盖推进入手,引导全体民警紧紧围绕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主动对标立标,科学分解任务,做到认识再提高、措施再强化、责任再落实,确保推动工作会议精神见行见效。
各单位正在干什么,将要怎么干?我们将分4个主题为大家集中展现。今天,就让我们翻开教育改造篇(上)。
成都女子监狱深刻把握“惩教、宽严、回归”教育改造规律,在罪犯综合评估“慧心”系统的应用推广大背景下,实施“矫治固心”行动,着力贴合女监实际开展科学高效的综合评估,实现科学认识、科学管理、科学改造罪犯。
构建 “1+1+4”的咨询师队伍建设体系,全力打造以一个协会为依托、一个中心为专业孵化地、四个专业方向小组为靶向实施的专业队伍。
打造“4个3”心理矫治工作体系,以深化“三级网络”工作机构“夯基”,评选星级心理辅导站“助力”;畅通“三个渠道”收集信息“牵线”,创设“心理角”赋能减压;做实“三种形式”及时诊断“把脉”,以“门诊、急诊、会诊”定制个性化矫治方案;设立“三项督导”跟踪反馈“问效”,由内而外实现闭环工作流程,聚焦提升教育改造的针对性。
坚持把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作为一个整体来抓,打通狱地协作通道,整合监狱心理矫治优势资源,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助力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
金堂监狱进一步创新运用内视观想(以下简称“内观”)现代矫治技术,提升教育改造质量,充分彰显教育改造攻心治本功能。
推行人员全覆盖,以“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工作思路,深入讨论探究“内观”项目的理论依据和发展路径,将内视观想“心安•课堂”3.0新模式贯穿罪犯“入监、刑中、临释”三个阶段,以“正心、正言、正行”重塑罪犯价值取向,进一步增强罪犯“五认同”“五树立”意识,更好发挥在教育、感化、挽救罪犯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推行部门大联动,深化联动机制,推进内观教育的多层面、宽领域社会化协同,借助社会帮教、案例实践、狱地协作等方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对接联动,形成多元共治的内观教育新格局。
推行能力大提升,建强民警导引师队伍,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等形式,提升民警导引师综合素质与能力,扩大内观教育在罪犯中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为罪犯刑满顺利回归、成为守法公民注入新动力。
邛崃监狱立足监狱国学文化特色教育品牌,丰富健全矫正文化体系,深度探索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
固本立新、古为今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持续开辟以文化人“新”路径,打造“一区一特色”传统文化改造活动品牌;引入心理矫治“新”理念,将国学经典与现代心理矫治技术相结合,持续运用“三步工作法”,促使罪犯忏悔感恩、改过迁善。
深耕细作、践行宗旨,深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践性融合。综合运用“仁、义、礼、智、信,忠、孝、正、善、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将之融入矛盾化解机制实施实践,有效疏解罪犯心理压力、稳定罪犯改造情绪。
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实施“种子工程”撒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组织文化程度较高的罪犯组建监区优秀传统文化研习小组,结合改造实际深化拓展学习内容,在罪犯中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罪犯思想、道德和心灵的重塑。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四川监狱将持续聚焦罪犯改造中心任务,深入践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改造方向,不断夯实心理矫治基础、创新矫治模式,赋能教育改造新质效,助推提升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