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个可以随时打扰的朋友,真好
拥有一个可以随时打扰的朋友,真好
生命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让你随时打扰?
前些日子朋友过来出差,去机场接了他并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临走的时候,朋友却说“不用送了,你做的已经够多了。”本着把事情做完美一些,可朋友却解释“留一些,下次过来的时候才好再打扰你。”
因为这次的会面让彼此感觉都很不错,朋友说其实在来之前还犹豫过要不要招呼一下呢,然而见面后才放下了这颗忐忑不安的心。
有一种友情是虽然我打扰了你,却觉得彼此毫无芥蒂,因为这世上还存在一种关系是我打扰了你,一直无法坦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总会在打电话给一个人的时候,开口会先问“方便否”,仿佛只有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才可以继续下去的谈话。是什么让我们变得如此小心翼翼,曾经亲密无间的友情总感觉很难再回去了。
通常自己出门在外的时候,很少会去主动联络当地的朋友的,除非觉得骚扰那个人时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大部分的人,或许会在过后谈起来的时候说一句“过来也不打招呼太不够意思了”。当然谁也不会当成十足的真心,不过是句客套话罢了。
即便曾经有过再深厚的感情,但多年不联络的话,彼此生活环境社交圈子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谁知道你这一打扰会不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呢。现代生活压力这么大,每个人工作那么繁忙,即使别人也有十足的真心,倘若把时间用于在接待你,那是不是就要再补时间用于工作之上。所以通常笃定那个人没有障碍,并且情分也足够的时候,才会提前通知对方。
成年人的世界,总是会多几分的复杂,毕竟早已不是逞少年之勇的年代了。所以做事情之前考虑许多,也算得上是给对方的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会尊重你。虽然怀念少年时拉帮结派,一呼百应的场面,可是终究回不去了。
我在他乡有个闺蜜,有次恰巧在周边城市旅行,闺蜜可能是看到了我朋友圈的内容,所以就打电话过来邀请让去她家。其实原本没做这个计划,想着也就是在最后一天走的时候联络一起吃个饭便罢了,可是闺蜜的盛情实在难以推辞。她说“我上班的时候,你就在家里自己煮饭好了,当成自己家便好。”
无奈何只得退了宾馆去她那里,晚上我们一起炒两个家常菜,一瓶红酒,边喝边聊,那种感觉实在太好不过。
之前一直觉得麻烦,怕打扰闺蜜的正常生活,她却说能被人打扰其实也是维持友情的一种方法,如果彼此之间你怕麻烦我,我怕麻烦你,长久互不打扰,关系也就淡了。闺蜜的话很有道理,其实我们常在害怕给别人造成困扰的同时,其实也就失去了和那个人的情意。
当然,有一部分人是不喜欢被打扰的,可能觉得过去的时光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情分也没有那么深,那么还是不轻易打扰好了。不过如果是好友之间,一直害怕自己打扰到别人,那么时间久了,对方可能就会觉得你也不会喜欢被打扰,慢慢地就再没来往了。
从前有位十分要好的朋友,他曾对我说过“24小时都会开机”,有困扰尽管打扰他。那时候因为经历感情上的困扰,也时常在深夜里拨通他的电话,有时候可能什么都不说,哭到泣不成声。他在电话的那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表情,有时候都以为他可能睡着了,却没想到后来却听到他的声音。电话线那端的他,从来都是温和和耐心的。
后来他结婚了,尽管他说过“没有关系”,但却知道自己再不能像从前那般任性,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打扰他了。成长有时候真的让人感觉是件既烦恼的事,又是无可奈何。
有时候人真的是很孤独的,尤其在深夜里失眠的时候,翻翻通讯录和朋友圈几百上千个人,发现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随便打扰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记得有次在凌晨的朋友圈里发了条信息:谁出来陪我聊五毛钱的天。第二天看到很多的跟帖回复:怎么不打电话给我。可是却能够从那字里行间看得出疏离的礼貌,话虽然这么说,但真的并不是能随便打扰的。
和一个朋友聊天时说:“怎么感觉别人都很坚强,活得清醒而理智呢。”朋友回复我:“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都剥离出来给别人看,这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才明白其实很多人都和自己一样,都有很脆弱的时候。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从前肆无忌惮的自己,也开始学习着掩盖心事,变成了不动声色,明明心里难过得要死,但表面还能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慢慢地,我们都成长为曾经不喜欢的模样。有过很多说“永远”的朋友,却在成长中悄无声息地做了告别。有很多说“一辈子”的关系,就在相互不再打扰中消散在彼此的生活里......
可是却又不断地感慨想要有一个从来不会被世俗困扰的朋友,可以随时打扰,然而却真的太难。其实真是如此吗?不过是自己的心魔罢了。有时候朋友之间的来往并非一定要太过刻意,如果心中有那份情还在,不妨打扰一下看看,或许对方也是和你一样的心情呢。如果对方实在有为难的时候,那么不妨开诚布公一些,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更纯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