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行业深度解析:产业链、政策背景、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
中国物流行业深度解析:产业链、政策背景、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
物流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将从产业链结构、行业发展历程、政策背景、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行业概况
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产业链剖析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物流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商,中游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以及下游多个应用领域。具体来说:
- 上游:包括物流硬件设备供应商如音飞储存、润邦股份、天桥起重等,以及软件供应商如唯智、用友等。
- 中游:包括以天地华宇、德邦等为代表的运输服务企业,以普洛斯等为代表的仓储服务企业,以及象屿股份等提供物流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的企业。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涵盖电商、地产、汽车、零售、医药等多个行业。
行业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后的四十余年内,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1979年,日本OCS快递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快递公司;1993年,顺丰和申通、我国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物流行业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助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从“十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国家层面持续推动物流业创新发展,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
为了让中国物流行业走上更为规范、快速的发展道路,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物流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发布有利于为物流行业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的发展环境。2020年以来,我国物流行业主要政策规划持续出台,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行业发展现状
物流总额规模
2023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52.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增长3.9%、5.4%、4.7%、5.4%,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恢复态势,全年增长态势总体向好。
从物流总额的构成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超过310万亿元,占比超过88%;其次是进口物流总额18万亿元,占比5.1%;其他领域物流总额相对较小。
物流总费用
从物流总费用情况来看,中国物流费用总额持续增长。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有所下滑。
2015-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反映出单位国内生产总额价值(GDP)必需的物流成本在下降。
物流业总收入
中物联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23年全年物流业总收入为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物流收入规模延续扩张态势。运输、仓储装卸等基础物流收入同比增速在3%左右,支撑物流市场稳定增长。
行业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格局
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作用,政府及企业在近几年中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给予大力的支持。
截至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布局建设了80个国家物流枢纽,枢纽网络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加快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国家物流枢纽数量最多。
企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物联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物流企业10强榜单来看,中远海运集团、厦门象屿、顺丰控股位列前三,物流业务收入千亿级的企业有5家,成为行业中坚力量,行业聚集效应持续显现。
注:上述企业营收统计口径是2022年全年数据。
“十四五”期间中国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展望2035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方向如下:
社会物流总收入前景预测
未来,我国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快速健全我国物流体系。前瞻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变化趋势,对2024-202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收入进行预测,至2029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收入或将达到17.9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