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木:一种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的本土植物
黄连木:一种兼具观赏与实用价值的本土植物
黄连木(别名楷木、楷树、药树、药木、黄楝树)是无患子目、漆树科、黄连木属的植物,原产于亚洲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在园林中,黄连木可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与山石、亭阁搭配,构成美丽的景观。若要营造大片秋色红叶林,可将其与槭类、枫香等混植,效果更佳。
作为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黄连木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点。其嫩叶有香味,经焖炒加工后可替代茶叶作饮料,清凉爽口,还可腌食作菜蔬。树皮及叶可入药,根、枝、叶、皮还可制农药。
黄连木先叶开花,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时嫩叶呈红色,入秋后叶子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为美观,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观赏风景树,也常作“四旁”绿化及低山区造林树种。
植物特征
黄连木是落叶乔木,株高可达25-30米,树干扭曲。树皮呈暗褐色,鳞片状剥落,幼枝灰棕色,具细小皮孔,疏被微柔毛或近无毛。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5-6对,叶轴具条纹,被微柔毛,叶柄上面平,被微柔毛。小叶对生或近对生,纸质,形状多样,包括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木材属于环孔材,边材宽,灰黄色,心材黄褐色,材质坚重,纹理致密,结构匀细,不易开裂,能耐腐,钉着力强,是建筑、家具、车辆、农具、雕刻、居室装饰的优质用材。
生长习性
黄连木喜光,幼时稍耐荫。喜温暖,畏严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的沙质、粘质土均能适应,而以在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山地生长最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生长较慢,寿命可长达300年以上。对二氧化硫、氯化氢和煤烟的抗性较强。
繁殖方式
黄连木可通过播种繁殖,分秋冬播和春播两种方式。秋冬播应在土壤上冻前进行,播后浇封冻水。春播则应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进行。
开花形态
黄连木的花期在3-4月,花粉量多、含蜜量大,是早春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核果球形,成熟时呈红色或紫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