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电池技术:新型储能电池–电芯技术路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电池技术:新型储能电池–电芯技术路线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r.jgvogel.cn/c/1392/1392383.shtml

储能电池的电芯技术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和成本等核心指标。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储能电池技术正朝着大容量、宽薄化和高安全性的方向快速发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当前储能电池电芯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大容量电芯技术

随着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为了保证新型电力系统的的长期稳定性,所需配置储能的时长将越来越长,长时储能的需求将在未来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催生。伴随储能系统时长走向4小时、8小时,单体储能电站的电量也将从百MWh迈向GWh时代。

以1GWh的储能电站为例,使用24年新进入市场的314Ah电芯,整个电站需要监控和管理的电芯数量达到100万颗。巨量的电芯,从电芯的监控管理,到单个储能产品的监控管理,再到整个电站的监控管理,都带来极大挑战。集成度更高、一致性更好的电芯是解决路径之一,提升电芯Ah数成为行业发展共识。

目前,大容量电芯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大部分电池制造商已经开始生产300Ah以上的大容量电芯。比如,瑞浦兰钧的问顶系列320Ah、345Ah,海辰储能、鹏辉能源、楚能新能源的320Ah,部分厂家还在开发350Ah电芯。

得益于能量密度的提升,大电芯在电芯、系统集成、产线投资方面都大幅降低投资成本。此外,大电芯带来的储能系统产品,能量密度得到提升,大幅降低项目占地面积。使用大电芯可以将20尺储能标准柜的电量提升到6MWh。相比使用280Ah电芯的20尺单箱3.44MWh储能系统,能量密度、单位面积电量提升了45%。

电芯结构宽薄化技术

电芯宽薄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电芯的几何尺寸,公众号动力电池BMS,特别是厚度和宽度,来优化电池内部的电极材料分布和离子传输通道。具体来说,减小电芯的厚度可以缩短离子在电极之间的迁移距离,从而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同时,增大电芯的宽度可以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增加电极材料的面积,从而提高电池的总能量密度。

目前,叠片工艺是大电芯宽薄化的必选制造工艺。280Ah电芯使用卷绕工艺,使用2个卷芯在71173平台下实现280Ah。继续增加体积提升电芯单体电量,卷绕工艺的弱点将被放大,例如极耳变形、圆弧角处应力集中、膨胀力、电解液浸润、电流密度均匀性等。Z字折叠的叠片工艺,由于无圆弧设计,解决了极耳变形、圆弧角应力集中,以及由此引出的更大膨胀力问题。因此,叠片工艺赋能大电芯降低故障率。

使用叠片工艺能为电芯隔膜提供4个方向的浸润,缩短注入电解液后的静置时间,提高电芯生产效率。叠片工艺下还可使用全极耳设计,带来更高的电流密度均匀性,从而提升大电芯的电流承载能力。因此,叠片是现阶段匹配大电芯的最优选择之一。进一步提升叠片生产节拍、增大叠片尺寸、提升制造良率是充分兑现大电芯成本、性能优势,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大电芯安全技术

安全是电化学储能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温度是电芯安全运行的首要参数。为了攻克大电芯的高产热所带来的安全挑战,采用低粘高导电解液,降低液相阻抗;多元掺杂磷酸铁锂正极和低表面缺陷石墨负极,减少热效应、提升热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低直流内阻(DCR);更新的电芯结构,提升电芯隔膜与电芯壳体之间的散热通道特性;都是各个电芯厂家提高大电芯自身安全性的技术手段。

EIS电化学阻抗谱和高精度状态观测是BMS的重要发展方向。单电芯内置先进BMS的方案,只有通过超大电芯才能在空间、性能和成本之间求得最优解。集成在电芯内部的BMS方案不仅能提升BMS的检测精度、还增加了BMS的检测维度。基于状态观测模型的数字孪生技术,将大幅提升从电芯到系统的预测性维护准确度。

钠离子电池技术

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储能技术,因其丰富的钠资源、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循环性能而受到关注。虽然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较小,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预计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钠离子电池在基站电池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合适,比如在西北、东北等地区,基站会有小房间,能解决充电的问题。此外,随着换电厂家,两/三轮车厂家对钠电的关注逐渐增加,钠离子电池在两轮车、三轮车、换电、共享电单车等领域也有望率先突破应用,其中,钠电在共享电单车的需求量甚至会比换电还要大。

国内钠离子电池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成本问题依然是最制约钠电产业化发展的因素之一。尽管其预期成本优势明显,但由于产业化程度不高,需要产业链完善后方可发挥其优势。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不断增长和储能领域需求提升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仍受能量密度限制,应用场景仍较为受限,需要更多的政策和产业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