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参的特点、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最全人参科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参的特点、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最全人参科普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219093830_100088919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极高的营养价值。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人参的认识却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将从人参的特点、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您全面解析这一珍贵药材。

一、要充分了解人参的特点

明代著名中医学者龚居中在《四百味歌括》中将人参列为第一条:“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卫。”这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医人的入门歌诀。

没有合格的中医指导,自然容易造成消费渠道发达环境下的误用、滥用,而出现个别不适合人的意外情况。

二、食用人参的注意事项

  1. 吃人参是否要注意食物相克?
  • 人参不宜与藜芦、皂角、五灵脂同用,但这些药物都不常见。一般来说,我们日常服用人参期间不与吃萝卜和茶同吃就可以了,因为吃萝卜和茶会减弱人参功效。
  1. 家有小孩子,我能给他炖人参汤喝吗?
  • 不可以,未成年人要慎用
  1. 如果食用不当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 正常人每天按照养生需求生晒或者红参3克左右不会有不良反应。如果太急于补养身体,大剂量服用人参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烦躁失眠,鼻干口干鼻衄,腹泻,等情况,应立即停用
  1. 人参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宜服用?
  • 七不可用:
    1. 面赤而黑着,气壮神强,不可用。
    2. 脉弦长紧实滑数有力者,皆火郁内实,不可用。
    3. 痰实气雍之喘嗽,勿用。
    4. 寒束热邪雍郁在肺,肺塞而咳者勿用。
    5. 久病郁热在肺,火郁于内宜发不宜补。
    6. 诸痛不可骤用,乃邪气方锐,宜散不宜补。
    7. 阴虚火旺者,血虚火亢能食,脉弦而数,凉之则伤胃,温之则伤肺,不受补者也。

三、人参的各种使用方法

  1. 泡服:每天取参片1~3克,放在瓷杯或玻璃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稍等片刻,大约10分钟后,即可食用,饮用次数不限。饮用至水味变淡时,人参渣可嚼食,也可丢弃。

  2. 炖服:一般每天用25克,将人参片放入瓷碗内,加适量水,密封碗口,放置锅内蒸架上,隔水蒸,水开后再用小火煮沸2030分钟。先服参汁,然后将参片吞服,早饭前半小时服用,连服一个冬季效果甚佳。

  3. 煮水:将3克参片置于沙锅或搪瓷容器中,加水煮至参片变红、水变苦味时,再加一匙蜂蜜加以搅拌,此汤称为人参蜜汤,毎天早晨饮一大盅,补益又好吃。

  4. 煮粥:将3克参片加水炖开,去渣取汁,加大米、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热时调入适量蜂蜜或白糖服食,嚼食人参。每天一次,可益气养血,健脾开胃。

  5. 含服:每次取2~3块参片,放入口中,缓缓噙化咽下。此法适用于久病体虚、肺虚喘促、脾虚倦怠和口燥咽干者。

  6. 磨粉:将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此法适用于气虚诸证。

  7. 蒸蛋服:取鸡蛋一个,去壳后盛碗中,加入人参粉1~2克及清水适量,调味、调匀,或将鸡蛋顶端钻一小孔,纳入人参粉,拌匀,外用湿纸黏住,蒸熟服食,每天一次。可补虚扶正,强身健体,适用于各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的调养。

四、人参服用必须了解的三个知识点

  1. 如果吃人参的目的不为治病而是养生,一天可以吃多少?
  • 药典规定人参的每天用量为3~9克;保健用量3克左右。
  • 高血压患者需要加大用量,每天在5克左右
  • 低血压患者需要减少用量,每天1克左右
  1. 什么时候吃人参保养身体最佳?
  • 最好的进补时期为秋冬季节,可每日3克左右的人参片,用来保养身体。
  1. 什么样的人需要吃人参?
  • 人参对疲劳疲倦、反胃食少、自汗盗汗、健忘、眩晕头疼、阳痿等身体亚健康带来的症状有养护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调节血压血糖、保护肝脏等作用。总之,感觉身体弱或者容易疲劳(中医学通常认为属于气虚)的人最都适合。

至于一种很奇葩的说法「对于肿瘤患者,人参会反补肿瘤细胞,不能吃!」——众多肿瘤科医生对于病人要饿死肿瘤细胞,不能给肿瘤细胞补营养的思想是哭笑不得。——「肿瘤细胞是饿不死的,大多数先饿死的是正常细胞。」

肿瘤患者恰恰更需要补充各类营养物质,人参虽然不同于维生素和矿物质这类基础营养,但是其中的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是非常有助益的。尤其是肿瘤病人手术放疗化疗后体质往往虚弱,胃口不好,适当服用人参是有利于尽快恢复元气和体力的。

我们必须清楚和明确一点,任何离开具体的人体谈中药的药性和作用的说法,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中医的独到之处,也是不容置疑的,无可辩驳的。——引自一位自学中医后成功自救和救人的当代化学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