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代陶瓷玩具——磨喝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陶瓷玩具——磨喝乐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352526184_120059168

在宋代的七夕节,有一种名为"磨喝乐"的玩具风靡一时。这种玩具不仅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探索这种充满异域风情的古代玩具背后的故事。

据考古发现和古籍记载,古人最早把玩具叫"玩物",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出土的"陶响球"是最早的"声响玩具",距今约5000年。

中国古代玩具市场在宋代开始真正形成,不仅有空前的生产和销售规模,还出现了"玩具专卖店""玩具一条街",制售玩具成为了宋朝手工艺人的谋生手段和生财之道的一种方式。

而在宋朝最流行的玩具叫"磨喝乐"。磨喝乐又称作摩睺罗、魔合乐、摩侯罗、魔合罗,用字不统一,但意义相同。从名称就能体会到其显而易见的异域风味,明显不是中国的传统之物。自古至今,学者们一致认为"摩睺罗"一词来源于佛经,是梵语的音译词。

宋金时期,磨喝乐是在七夕节当天作为乞巧、乞子风俗中的寄愿之物。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八中描述了汴梁城七夕的景象,其中多次提到磨喝乐:"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皆於街心彩幕帐设出络货卖。

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於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西湖老人繁胜录》中也有:"御前扑卖摩侯罗,多着乾红背心,系青纱裙儿;亦有着背儿,戴帽儿者。牛郎织女,扑卖盈市。卖荷叶伞儿,家家少女乞巧("巧"上原脱"乞"字)饮酒。"

文献中可以看出磨喝乐的形象多为童子执荷造型。"荷"通"莲",与童子在一起意喻"莲生贵子",传达妇女们"乞子"的心愿。

随着宋金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与宗教文化的传播,世俗文化的繁荣,磨喝乐信仰风俗对磨喝乐生产与消费的刺激,使其逐渐演变为游戏化的一般性观赏型世俗玩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