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两档脱口秀节目收官,输赢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档脱口秀节目收官,输赢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0325809_121705050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下文简称《脱友们》)在结束,漫才兄弟成为冠军。四天前,《喜剧之王·单口季》(简称《单口季》)也结束了,付航夺冠。今年都是新人夺冠,这个结果很罕见。在节目播出期间,人们一直在讨论哪个节目更胜一筹,现在它们都已经结束,仿佛可以下定论了。


付航和漫才兄弟分别赢得了两个节目的冠军。

比较孰高孰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脱口秀节目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场的段子创作能力和现场表现能力。即使是对同一位选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状态下,表现也会大相径庭,也许这一期会有高分,下一期却会被淘汰。所以,只能说,《脱口秀朋友们》的一些期数表现更好,而《单口秀》节目的一些期数更加好看。

与其纠结于胜负问题,我们还可以探讨两档节目在播出时遇到的共同话题。这些话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脱口秀行业的现状,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节目,也理解脱口秀。

合与分

《脱口秀大会》的两个衍生节目是《脱口秀们》和《单口季》。《脱口秀们》继续在腾讯视频播出,而《单口季》则在爱奇艺播出,集结了幕后团队和演员,比如杨笠、庞博、王建国等离开了《笑傲江湖》的舞台。

从合到分,其利益和弊端是怎样的呢?

在2023年之前,笑果文化几乎成为中国脱口秀行业的代名词。笑果文化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最早涉足脱口秀领域公司之一。通过参与《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等节目,笑果文化积累了大量的观众基础和行业经验,逐渐形成了从线上综艺节目到线下演出,再到艺人经纪和商业合作全方位的产业链条,在脱口秀行业独占鳌头。许多人将《脱口秀大会》视为进入脱口秀行业的首选,即使是像单立人这样的知名脱口秀制作厂牌,也与《脱口秀大会》有过深度合作,周奇墨、小鹿、黑灯等单立人旗下的演员也都参与过《脱口秀大会》。

《脱口秀大会》的优势在于,由于拥有出色的选手,观众没有其他可选择的脱口秀节目,节目几乎垄断了整个话题和关注度,因此造星能力更强,几个季节下来培养了很多明星级脱口秀演员。

合也有其不利之处。市场缺乏有实力的竞争对手,《脱口秀大会》缺乏外部压力和刺激,创新动力不足,豆瓣评分持续下降;当笑果=行业,资源过度集中时,新演员和中小演员难以获得足够的表现机会和发展空间;当一家公司或节目处于垄断地位时,不论是公司还是节目,无论是遭遇负面事件还是危机,整个行业都可能受到波及和影响,正如2023年的脱口秀风波所证明的那样。

《脱口秀大会》的声誉正在经历一个下降的过程。

尽管从合走向分是被动的结果,但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分,打破行业垄断,形成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两个节目为了吸引观众和保持竞争力,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不断挖掘有潜力的新人,以极大丰富观众的观看体验;分,也为更多新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以前只能挤在《脱口秀大会》,现在至少多了一个选择。

然而,客观来说,分也有一些瑕疵。每周播出两档节目,每档每期上下集的时间大约是三个小时,一周看六七个小时的节目真的受不了,呼兰总决赛指出,之前有很多朋友都是在上班时偷偷观看节目的,而今年是在下班后才能看完整。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安排自主切换节目,不再固定关注某个特定的节目,对节目的忠诚度大大下降......因此,从播出效果来看,这两档节目关注度和热度不及之前的《脱口秀大会》。

总体而言,分时段播出确实利大于弊。不过,是否能考虑在明年将两档节目错开播出呢?

老与新

由于《脱口秀大会》采取了分二化的方式,不可避免地导致选手的分流。该节目拥有较强的笑果基因,选手阵容庞大,其中新选手占了一半左右。这里的新人指的是之前没有参加过《脱口秀大会》的选手。

在《单口季》中,没有照顾自家艺人的包袱,除去不会被淘汰的四大魔王(周奇墨、庞博、杨笠、王建国),还有80个新人可以加入。

对于培养新人,两档节目一再强调。那么,是不是新人选手越多越合适呢?如果比例超过了一定限度,我们应如何控制新人数量呢?这确实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学问。

老选手对节目质量有稳定的影响。老选手在线上比线下更为经验丰富,能够更好地编排段子、掌控节奏以及进行现场互动,制造更好的笑点;在《脱友们》中,老选手众多,其中不少人都有显著进步,如豆豆变得更成熟,贾耗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步惊云的进步十分明显,而汪德发的魅力不再仅限于线下……

豆豆

由于老选手过多,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给人留下了阶层固化的印象,新人很难获得足够的曝光机会。部分老选手的风格显得模式化,缺乏创新和突破,无法引起观众的新鲜感和惊喜感。即使一些老选手的表演仍然精彩,因为审美疲劳,观众讨论他们的欲望也会大大降低。《脱友们》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

事实上,许多所谓的新人实际上已经在线下演出积累了丰富经验,拥有稳定的观众群体。比如哈哈曹在长沙很受欢迎,付航在短视频领域拥有数百万粉丝,刘旸虽然是第一次参加线上脱口秀节目,但他的线下专场演出门票一售而空。

新人哈哈曹一开始受到观众的支持,赢得了188票。然而,在接下来的表演中,他逐渐证明了自己,受到了一些观众的称赞。

然而,线上多数观众对他们的了解较少。当他们带来新颖的内容、独到的视角和独特表演风格,为脱口秀节目增添活力与色彩,提升观众观看体验,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持续的讨论和关注时,付航总决赛中的演出引起了轰动。

《单口季》总决赛播出后,豆瓣评分为8分,相较于之前的7.5分有所提高。

《脱口秀大会》新晋进入决赛的八位选手包括漫才兄弟、山河和哈哈曹,他们各自占据了三个席位,总计占比37.5%;而《单口季》的决赛中,共有十个席位,其中阎鹤祥、于祥宇、刘旸、刘仁铖、翟佳宁、小罗和付航等七人都是首次参加脱口秀竞演节目,占决赛选手的70%。与《脱口秀大会》相比,《单口季》的新人比例更高,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新鲜感。

去年脱口秀行业的风波导致线上节目暂停了一段时间,这为新人提供了更多准备时间。在两年的空窗期内,许多新人通过线下演出磨炼自己,积累了一定水平的表演技巧。当脱口秀节目重新开始播出时,这些新人也能够承受节目的考验和观众的审视。

令人好奇的是,《单口季》的第二季还有那么多后备选手吗?毕竟第一季已经将两年储备的新人选手筛选了一遍。而参加过第一季的老选手,是否出于情面应该保留他们的席位呢?《脱口秀节目》第一季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第二季面临着真正的考验——实际上,《脱口秀们》本季面临的人情纠葛过多已经成为他们的困境。

新人品质过硬,新人比例较高是优势,但如果没有新人能够崛起,老选手仍然需要稳定基础。如何把握这个度,还需要观察。

男与女

女选手的比例在脱口秀节目中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这两档节目中的女选手的比例都不高,《脱友们》只有25%的比例超过25,而《单口季》只有20%的比例超过20。然而,随着比赛进程的推进,晋级的女选手比例越来越小。只有《脱友们》中的山河晋级到决赛,并获得了全国第七名;而《单口季》中有唐香玉和鹿杀进了决赛,其中唐香玉获得了第六名,鹿则获得了第二名。


山河

小鹿

在国内脱口秀行业兴起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行业主要由男性主导,这并不是炒作男女矛盾,而是一个客观事实。

在传统的性别设定中,男性被赋予更多的公共表达和领导角色,社会普遍认为男性更擅长讲笑话和幽默。脱口秀作为一门新兴艺术在国内兴起后,最初也被视为更适合男性的表演形式,观众和从业者对女性脱口秀演员的接受度较低。在脱口秀领域中,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在话题选择和表演风格等方面更加注重男性视角和表达方式。

近年来,女性脱口秀演员的兴起逐渐改变了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脱口秀行业,凭借她们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刻的洞察力和出色的表演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证明了女性同样能够成为优秀的脱口秀演员,并且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歧视或限制。这给行业注入了活力,并为更多女性从业者树立了榜样和信心。

随着更多女性进入行业,脱口秀的视角和深度得到了根本性的丰富。她们纷纷将焦点放在与女性密切相关的话题上,例如月经、催婚、催生、性别刻板印象等,以幽默和尖锐的方式揭示了这些议题背后存在的社会不公和性别偏见,展示了强烈的批评和反抗力量,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程。

菜菜

虽然两位女性脱口秀演员在两档节目中表现出色,但在节目内外都遇到了各种风波。

在节目中,她们陷入了低分的困境,这并不是因为选手表演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评委和观众认为女性选手的议题不够突出。

例如,在《单口季》的一期节目中,当唐香玉表演结束时,评委组(其中包括杨天真、马伊琍、郭麒麟和罗永浩)正在讨论她熟悉的相亲话题。令人惊讶的是,杨天真投了一票。杨天真非常喜欢唐香玉,她评论说,这个表演又回到了她可能熟悉的话题上,如果她能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并看到更多内容,她认为唐香玉用她的方式进行演出也会很出色。马伊琍则希望看到的是,唐香玉是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的。

这是关于女性脱口秀演员主流看法的一些代表,有人希望她们能探索更多元化的主题,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新鲜感;有人希望她们能更多地讲述如何克服个人面临的困境,而不是只停留在描述这些困境上。

然而,对于女性选手来说,这一点是需要额外努力的。一方面,唐香玉所谈论的催婚、婚姻等话题实际上也是许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困境,对这些话题的探讨同样具有价值和意义。这让我想起电影《脱友们》中步惊云的感言,女演员在谈论一些被认为是特意涉及的女性话题时,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么期待,只是因为我们身为女性,我的生活烦恼、担忧、痛苦以及创作都必然是基于我自身的性别经验。


步惊云

明星评委的观点过于强调了女性的个体能动性,而忽视了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等因素对女性选择的影响。女性面临的问题,如催婚等问题,涉及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不能简单地归为个人问题。

在表演中,杨笠支持唐香玉。我认为每个人表达情绪之前都先要受到伤害……你知道每个人的创作都是由生活经验构成的,如果你回避你的生活经验,你就无法创作。这是脱口秀创作的规律,素材来自于生活经验,是表演者内心世界和经历的一种反映,并不需要为了迎合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声音。

杨笠给那些可能感到冒犯或不满的观众提出了建议,她说:为了我后面有可能会面临同样处境的朋友们,我们以后可以谈谈这个问题。如果你真的觉得冒犯,你可以去看一些其他的东西。她以柔软的方式坚韧地反驳偏见,并向所有女性脱口秀演员表达声援和支持。女性有权利,也有能力在舞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无论你主观上是否觉得受到冒犯。

杨笠

在《单口季》总决赛中,罗永浩在唐香玉的表演后表达了他的担忧。他希望在展示你最光彩照人的同时,避免遭受任何不良后果,包括网暴。这并非无中生有,事实上,节目外部的杨笠正身处这样的后果之中。

在杨笠、唐香玉和菜菜等女性脱口秀演员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中,她们明确表示这些伤害是会被开出花来的,绝不允许任何人剥夺她们享受美食的权利。

唐香玉

苦与乐

有人认为女性脱口秀演员的主题过于单一,然而实际上不仅限于女性表演者,那些以表演为主大于文本的选手之外,以文本取胜的选手在主题表达上相对集中,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苦。除了女性的苦楚,还有打工人的艰辛、失业者的失落、穷人的困扰、在北京或在上海漂泊的苦楚、童年的创伤痛苦等等。

在经历了行业风波之后,许多脱口秀演员失去了工作,身份的转变成为他们重要的创作素材。他们在段子里嘲笑失业的状态,叙述求职的困难和生活的拮据。

江梓浩

对于在大城市拼搏的年轻人而言,高额的生活成本和有限的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很多演员将这个矛盾融入笑话中,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一种表面精致但物质匮乏的生活状态。

刘仁铖

打工人群的困扰是脱口秀表演中常见的主题。工资和劳动价值的不平衡、公司内部晋升机制的不透明、领导对员工劳动成果的忽视、不合理的加班文化和不良的职场人际关系,这些是打工人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演员们以幽默的方式叙述这些苦涩的经历,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泄情感的出口。

于祥宇

尽管有人批评脱口秀节目在主题上的重复,但无可否认,这些段子揭示了社会现象和问题,这是许多人正在经历或曾经经历过的现实。它们不仅是对表演者个人经历的幽默表达,也是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露、讽刺和批评。观众在笑声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自己的焦虑和痛苦受到关注、理解和接受,从而获得了情感上的宽慰(哪怕是短暂的),甚至找到了直面人生的勇气。

生活的烦恼,可以通过脱口秀来诉说。诉说的本质是通过幽默来解构伪崇高,以戏谑的方式化解压力,以笑声来治愈心灵。从这个角度来看,脱口秀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也是一种具有治愈力量的精神食粮。

表达快乐很难,更别说表达快乐的语言创作节目了。虽然《单口季》和《脱口秀俱乐部》能够拓宽主题表达,但如果没有这些节目,希望选手们能更多地扎根于生活,帮助观众真实地表达那些琐碎而真实的生活烦恼,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快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