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首个婚姻类职业本科,学些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首个婚姻类职业本科,学些什么?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5A06HG300

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与婚姻相关的“学问”将正式成为一门本科专业。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设置民政职业大学的函》,明确同意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基础设立民政职业大学,首批设置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社会工作、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现代殡葬管理、婚姻服务与管理等5个职业本科专业。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婚姻类职业本科专业。


民政职业大学以婚庆服务与管理专科为基础,建设婚姻类职业本科。图为专科学生设计的唐制婚礼。受访者供图

根据该校发布的报考指南,该专业为四年制,预计于2024年在全国招收70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将取得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聚焦婚姻行业发展前沿,传播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推进婚俗改革,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多元文化视野,具备专业学科知识、研究能力,掌握婚姻登记管理、婚姻家庭辅导、高端婚礼项目策划、婚介婚恋产品设计研发等技能,能够从事婚姻家庭全周期服务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对于婚姻类专业,民政职业大学并不陌生。校方介绍,其前身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下称北社管)就开办了婚庆类专科专业。然而,从专科时代的“重技能”转向本科时代的“厚理论”与“重技能”并行绝非易事,需摸着石头过河。

婚庆专科重技能

学校官网介绍,民政职业大学的前身可追溯至1959年,内务部民政干部学校成立。其后几十年,学校几经变迁,至2007年组建为北社管。2010年,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中国假肢矫形培训中心被统一整合入北社管,为专科层次学校。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教授、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带头人王晓玫回忆,2007年,北社管下设4个专业,其中之一是民政服务与管理。考虑到彼时中国婚庆市场相对成熟,为方便学生日后的就业,学校在民管专业下开设了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方向。2010年婚庆专业纳入专业目录,2012年正式批准设立。王晓玫称,这也是全国首批婚庆类专科专业。此后,又有24所院校陆续开办了婚庆类专业。

在接下来的17年里,数以千计的专科生接受了北社管的婚庆专业教育。专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重视就业前景,理想状态下,婚庆专业毕业生们将流入婚庆行业,从事婚庆策划、婚庆摄影、婚庆花艺……他们共同撑起了如今中国超过24万亿元的婚庆市场规模。


2019年6月,婚庆专科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职业院校民政职业技能大赛。受访者供图

为此,三年学制中,学生们既要学习中西婚礼文化,也要学习婚礼主持技巧、婚礼摄像与后期制作等技能性课程。他们要在9个实训室内模拟从婚礼主持到离婚登记等场景,还要完成6个月的顶岗实习。毕业前,他们有的将完成一份婚礼策划案,再组队将婚礼策划案转变为一场婚礼秀,以此作为毕业设计;也有学生担任摄影全程记录,并完成影片的后期剪辑制作。

“专科更多考虑学生学点啥,出去以后能够找个工作,有份收入。”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院长于晓辉介绍,过去的课程设置偏重技能,理论学习占比少。同时,学生们对理论学习兴趣也不高,“听课互动性差,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思考。比如案例分析时,我说‘你们都有什么看法’,他们不太愿意回答。”

2024年5月,北社管迎来了一次跃升——教育部同意设立民政职业大学。这是民政部直属的唯一本科层次高等院校,也是中国民政领域第一所本科高校。与之一并落地的,还有设于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下的婚姻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原婚庆专科也将继续招生。

更高的理论素养

王晓玫预计,新学期与职业本科生一并到来的,会是许多过去难以得到的发展机会。例如,此前教师们的工作重心在于教学,以后能更好地与民政部门展开合作,带动课题研究。

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婚姻类本科专业,几乎没有建设先例可以参考。王晓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些课程标准就需要根据开学后实际教学情况做修改或重新制定。

不过,依照于晓辉的设想,以专科为基础建设本科的脉络已经十分清晰:于前者而言,技术应用能力是一条主线;进入本科时代后,就需要培养学生更高的理论素养。

任教专科时,于晓辉为婚庆专业的学生上公共基础课《新时代民政工作》,合计只有16课时,主要普及当前民政工作包含的内容。但在本科的课程规划中,该课程将转变为《民政概论》,合计32课时,会系统论述民政的起源、历史、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与其社会救助功能等。“讲得更深入一些,更系统一些,变成一个学科基础。”

社会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常设的理论课程将被引入。于晓辉解释,比起其他院校的同类课程,婚姻专业的会有所不同。以社会学课程为例,每个教学模块中都会加入婚姻家庭领域的案例分析和补充阅读,让学生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和解决婚姻家庭中遇到的社会问题。

过往专科生通过做毕业设计达到毕业要求的方式也将改变。于晓辉称,职业本科生们将在四年学习后,撰写婚姻领域的毕业论文,方可获得学位。


2024年5月,婚庆专科学生在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参加课程实践。受访者供图

过往专科的课程也会有部分“平移”至本科教育中,用于训练技能。王晓玫多年来教授的《婚姻登记服务与管理》,本科生也会继续学习。与普通本科一些课程按章节教学的方法不同,该课程采用项目制教学。比如,在“结婚登记与离婚登记”项目中,理论内容教学完毕,学生们会在结婚、离婚登记实训室进行场景模拟。

“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结婚登记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一步一步地模拟办理(结婚登记)。所有登记材料都要留下来,按照《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把材料装订成一个档案,这样我们的课程才能结束。”王晓玫说,该课程考核也会纳入项目模拟的情况,接待婚姻登记时的标准用语说得不流利、登记表上的签字不规范,都可能被扣分。

对于顶岗实习,于晓辉也想做出调整。她打算安排本科四年级学生,先在婚姻产业链的婚介婚恋服务、婚庆服务、婚姻家庭咨询服务、婚姻登记管理四大行业分别实习一周左右。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再投入六个月的实习。“学生即使以后不想从事婚姻行业,我们也要让他全面了解婚姻家庭行业的全周期服务的基本内容。”

职业本科生的就业前景

连续6届毕业生就业率:95%;近3年平均就业率:92%;一位2008级毕业生,担任北京一家婚礼策划公司行政总监,薪资每月8000元;一位2010级毕业生,担任北京一家婚礼策划公司资源部主管,薪资每月10000元……

这是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提供的婚庆专科专业就业情况。毕业生们的去向及待遇在北京不算亮眼,也很难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相比,但达成了专业开设的初衷——让专科生找到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

初衷既已达成,为何要在婚庆专科的基础上,设置婚姻本科?

王晓玫回忆,多年来,民政部一直希望开办民政相关的本科专业。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完善职教体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国家设立了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这为民政职业大学与婚姻本科提供了落地的机会。

更进一步的转机发生在2022年,王晓玫称,当年,教育部统筹全国民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学院申报和论证高职本科婚姻服务与管理专业,她也参与其中。次年,该专业被纳入教育部高职本科专业目录。

按于晓辉的理解,如此转变与国家壮大“幸福产业”的需求有关。同时,民政部门也承担了推动婚俗改革、传承中华传统婚姻家庭文化等任务,体制内外都需要大量婚姻人才。然而,目前此类人才缺口巨大,仅在婚姻家庭咨询辅导行业,人才缺口就达20万。

仅靠过去的婚庆专科显然难以填补缺口。其原因在于,婚庆专科主要培养婚庆业的一线工作者,毕业生在其他婚姻岗位大多力有未逮。王晓玫说,以婚姻登记单位为例,近年其录用工作人员,学历要求基本是本科起步,许多录用者还有研究生学历,专科生难以进入。另外,工作人员登记结婚时要分辨来者是真结婚还是假结婚、骗婚,登记离婚则要判断对方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一时冲动,这都需要远超专科的理论基础与知识方能应对。其他婚姻岗位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复杂局面。

婚姻本科则可一方面提供本科学历的敲门砖,另一方面辅以理论、技能教育,向婚姻家庭服务的全周期产业输送毕业生,逐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民政职业大学婚礼文化与传媒艺术学院设置的婚俗文化馆。受访者供图

这也是王晓玫对于未来婚姻本科毕业生的期许——他们可能担任婚介师,考入相关民政机关、婚姻登记单位,或从事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工作。

即便是在传统的“就业池”——婚庆公司,职业本科生也有望冲击更高端的管理岗位,或是做整体的统筹策划工作。“不是像以往专科生常做的婚礼策划师,接到单子以后,给客户做一个策划方案,有的都不一定管具体执行。”王晓玫说。

眼下,民政职业大学的招生工作尚未结束。于晓辉期待,婚姻专业今年能招到一批成绩优异的本科学生。在考公考编热的当下,她却不打算把该专业与民政系统的联系作为招生招牌,反而更期待学生们将来能进入婚姻产业市场闯荡,“他们只要热爱,认认真真学,职业发展前景会非常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