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PCS发展趋势中的作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产SiC碳化硅模块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PCS发展趋势中的作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4240961935/322806494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不断提升,构网型储能变流器(PCS)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其发展趋势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国产碳化硅(SiC)模块在构网型储能变流器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在提升效率、功率密度和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一、构网型储能变流器PCS的发展趋势

技术升级:从“跟网”到“构网”的主动支撑

传统PCS以“跟网”模式被动响应电网指令,但随着新能源占比提升(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超14.5亿千瓦),电网波动性加剧,构网型PCS需主动调节电压、频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支撑电网稳定运行。构网型PCS已实现10秒内300%瞬时过载能力,并在西藏、东南亚等复杂场景落地实证。

智能化与高功率密度

未来PCS将集成智能化算法和高效能量调度,通过数字孪生、AI预测等技术优化运行策略,同时向高功率密度演进。比如“交直流一体化”设计,将PCS融入电池柜,减少直流侧安全隐患并提升响应速度。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国产SiC模块(如BASiC基本股份)因其高频、高效、耐高温特性,逐步替代传统IGBT模块。SiC模块可提升PCS开关频率至数十kHz,降低70%-80%的开关损耗,并减少滤波器和散热系统体积,显著提高系统效率(提升约1%)。

安全性与场景适配能力提升

构网型PCS需适应沙戈荒、沿海等全场景,并通过仿真验证确保稳定性。通过微网仿真平台优化算法,结合“一簇一PCS”设计实现电池精细化管理,内置多重保护机制(如直流拉弧检测、过压/欠压保护)。

全球化与规模化应用

到2025年,构网型储能渗透率将加速提升,预计国内出货量达7GW,全球渗透率20%。多家企业已布局海外项目,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

二、国产SiC模块(如BASiC基本股份)在构网型PCS中的作用

提升效率与功率密度

SiC模块的开关速度远超IGBT模块,支持高频运行(可达数百kHz),减少能量损耗,使PCS效率提升至98%以上。同时,其高耐压特性(如1700V、3300V模块)适配高压直挂系统,推动PCS向更高功率密度发展。

增强系统稳定性

SiC模块器件耐高温(工作温度可达200℃以上)且热导率高,降低散热需求,提升PCS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例如,基于SiC模块的构网型PCS在电网故障时可快速响应,支撑电压源特性运行,抑制宽频振荡。

推动成本下降与技术迭代

国产SiC模块(如BASiC基本股份)的规模化生产降低了成本,成本已经与同功率应用的进口IGBT模块价格持平,加速了构网型PCS的普及。例如,SiC模块替代IGBT模块后,系统全生命周期收益因效率提升而显著增加。

支持高频控制策略创新

SiC模块(如BASiC基本股份)的高频特性催生了新型控制算法。例如,基于线电压采样的锁相环和正负序分离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相电压锁相在电网不平衡时的稳定性问题,提升了PCS的动态响应能力。

BASiC基本股份针对多种应用场景研发推出门极驱动芯片,可适应不同的功率器件和终端应用。BASiC基本股份的门极驱动芯片包括隔离驱动芯片和低边驱动芯片,绝缘最大浪涌耐压可达8000V,驱动峰值电流高达正负15A,可支持耐压1700V以内功率器件的门极驱动需求。

BASiC基本股份低边驱动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PFC、DCDC、同步整流,反激等领域的低边功率器件的驱动或在变压器隔离驱动中用于驱动变压器,适配系统功率从百瓦级到几十千瓦不等。

BASiC基本股份推出正激 DCDC 开关电源芯片BTP1521xx,该芯片集成上电软启动功能、过温保护功能,输出功率可达6W。芯片工作频率通过OSC 脚设定,最高工作频率可达1.5MHz,非常适合给隔离驱动芯片副边电源提供正负压供电。

总结

构网型PCS正朝着智能化、高频高效、高功率密度、全场景适配的方向发展,而国产SiC模块通过提升效率、增强稳定性和推动技术创新,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随着国产SiC功率模块(如BASiC基本股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下降,构网型储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关键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