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法则:法约尔原则
企业管理法则:法约尔原则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提出的14项管理原则对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这14项原则,并通过两个案例分析,探讨这些原则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法约尔是古典管理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十八世纪出生在法国。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职能和14项管理原则。
法约尔原则:凡权力行使的地方,就有责任
提出者: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法约尔提出的经营管理的14个原则:
1.专业分工(Specialization/Division of Labor):使之能各司其职,快速上手熟练。若再佐以分段派工(第一段:完全照标准操作;第二段:依照手册处理变化中的状况;第三段:凭经验解决异常),新手可快速变熟手。
2.权责对等(Authority with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权力源于企业组织、制度、标准、默契,而非个人;愿承担多大责任,即可拥有相对执行权力。若再佐以三级授权(依标准执行80%、依职权判行15%、依政策/目标决定5%),就能加速完成行动及成就历程。
3.遵守纪律(Discipline):不论约定俗成,抑或是共同决议,任何团队成员必须遵守,以免内耗及失控。其原则是让个人有最大自由发挥空间,但不干扰他人,且不脱轨。并非井然有序,而是“乱”(活力与创意)中有序。
4.统一指挥(Unity of Command):早期的组织,在原则上是谁指挥向谁报告,采取单一对应。但当今组织的多元化趋势,加上职责明确,指挥报告体系由属人为主转为论事为主,以减少延宕及误传。
5.统一方向(Unity of Direction):避免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宜由共同的高层主管整合出一致的努力方向及目标。
6.牺牲小我(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General Interest):个体目标不能妨碍整体目标。必要时,先牺牲小我,以成就大我之最大利益,而获取长期回馈的效益。
7.报酬对等(Remuneration of Staff):“每个人只顾做可被衡量的事”、“当努力与报酬成正比,才能激发一个人的动力”、“公平合理,信赏必罚”。若再佐以“高薪资、高绩效”策略,当可大幅提升绩效,员工工资奖金大幅增加,但薪资单位成本反而降低。
8.分权管理(Decentralization):中央与地方均权,将决策权与执行权予以划分,凡有法规、标准可循者授权地方自治,凡需集中控制最有利者由中央集权。企业要做大,发展为集团,且不致分崩离析,此为重要关键。
9.交流网络(Scalar/Line of Authority):早期交流,需通过下行指挥、上行报告、平行协调体系,以确保组织稳定运作。如今,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交流让相关当事人直接协商,且形成网络,不因任何人不在而中断交流。
10.常态管理(Order):凡任何例行有规律、稳定无问题、状况可控制、简明无疑难等等事务,皆定成标准,纳入日常管理(On going Management)。管理之道在于分辨正常/异常、常态/偶发、通案/个案、长期/短期、内部/外在……予以分别管理。
11.三公一合(Equity):公平(协议遵行)、公正(没有特权、例外)、公开(过程透明、交流管理畅通)、合理(理念交集,大家同意)。再佐以全员参与,开发无尽的脑力与潜能。
12.稳定维持(Stability of Tenure):改善的成果需维持住,改善的经验需累积、扩散、传承,企业需保持稳定的成长,方能畅通升迁之路,造就全方位人才。此方面有赖PDC(合理化改善)与SDCA(标准化维持)的交互循环。
13.自动自发(Initiative):需激发员工内在的原动力,并促使其自动自发去改善、创新,勇于承担责任,并向高标准挑战。再佐以绩效管理体系,使有做/没做、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主动/被动、积极/消极等做到清清楚楚。
14.团队合作(Esprit de Corps):不在内部争排名,宜携手挑战自己、标准及同业,以产生团队精神,同仇敌忾,争取业界领先。要形成团队,促进合作,没什么大道理,只需让每个成员感到“利害与共,同舟共济”即可。
读了法约尔所言的观点后,再看看过了近百年的今天,我们的管理与经营的方向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个也是自然的。
法约尔原则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李离赎罪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审理一件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的一面之辞,致使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
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的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拿的俸禄也没有与下面的人一起分享。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他拒绝听从晋文公的劝说,伏剑而死。
管理启示: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管理者要想管好下属必须以身作则。示范的力量是惊人的。不但要象先人李离那样勇于替下属承担责任,而且要事事为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旦通过表率树立起在员工中的威望,将会上下同心,大大提高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得人心者得天下,做下属敬佩的领导将使管理事半功倍。
案例二:
犯错与失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否认和掩饰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管理者,会让员工觉得是心胸坦荡、有责任心的人。因为责任而树立起的威信更能让员工信一服,从而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支持。
有一家生产日化用品的公司,由于厂房地势较低,每年都要进行抗洪抢险。一天,管理者要出差,出差之前,他叮嘱几住负责人要时刻注意天气。
一天晚上,天气预报说有雨,管理者担心厂房被淹。于是就给几位负责人打电话。当时,厂房所在地已经下雨了,可能由于天气关系,管理者一连打了几个电话,都打不通,最后打到了财务经理的家里,让他立即到公司查看一下。
“嗯,我马上处理,请放心!”接完电话,财务经理并没有到公司去,他心里想:这事是安全部的事情,不该我这个财务经理去处理,何况我的家离公司还有好长一段路,去一趟也费事。于是,他给安全部经理打了一个电话,提醒他去公司看一下。安全部经理接到电话时有些不愉快,心里想:“我安全部的事情,凭什么听你的。”他也没有去公司,当时他正在看电视,连电话也没有打一下,他心里说:“反正有安全科长在,不用担心。”
安全科长没有接到电话,但他知道下雨了,并且清楚下雨意味着什么,但他心里想有好几个保安在厂里,用不着他操心。当时,他正在和朋友下棋,甚至把手机也关了。
那几个保安的确在厂里,但是,用于防洪抽水的几台抽水机没有柴油了,他们打电话给安全科长,科长的电话关机,他们也就没有再打,也没有采取其他措施,早早地睡觉去了。值班的那一位睡在值班室里,睡得最沉,他以为雨不会下很大。
到凌晨两点左右,雨突然大起来,值班保安被雷声吵醒时,水已经漫到床边!他立即给消防队打电话。
消防队虽然来得很及时,但由于通知的时间太晚,五个车间还是被淹了四个,数十吨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泡在水中,工厂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万元!
事后,追究责任时,每一个人都说自己没有责任。
财务经理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而且我是通知了安全部经理的。”
安全部经理说:“这是安全科长的责任。”
安全科长说:“保安不该睡觉。”
保安说:“本来可以不发生这样的险情,但抽水机没有柴油了,是行政部的责任,他们没有及时买回柴油来。”
行政部经理说:“这个月费用预算超支了,我没办法。应该追究财务部的责任,他们把预算定得太死。”
财务部经理又说:“控制开支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何罪之有?”
管理者听了,火冒三丈:“你们每个人都没有责任,那就是老天爷的责任了?我并不是要你们赔偿损失,我要的是你们的态度,要的是你们对这件事的反思,要的是不再发生同样的灾难,你们却只会推卸责任!”
作为管理者,能否主动承担责任,体现了管理者的品格和气度。管理者不仅应该在有任务的时候勇挑重担,而且要在出错的时候率先承担责任,把失误、失败的责任扛在自己肩头。
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的看法更直接:员工的错误就是管理者的错误。李嘉诚是一个非常宽厚的商人,十分体谅部下的难处。多年的经商经验让他懂得,经营企业并不简单,犯错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只要在工作中出现错误,李嘉诚就会带头检讨,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尽量不让部下陷于失败的阴影。他常说:“下属犯错误,管理者要承担主要责任,甚至是全部责任,员工的错误就是公司的错误,也就是管理者的错误。”
初到香港的李嘉诚,在舅舅家的钟表公司工作。他非常好强,不愿落在别人后面,做事情总是想如何超越他人。自从加入钟表公司,李嘉诚非常勤奋,在别人休息时,他在学习如何修理钟表。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技艺,李嘉诚还专门拜了一个师傅,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请教师傅。师傅觉得李嘉诚非常聪明,而且如此好学,很愿意教他。
有一次,师傅被派到外面工作,李嘉诚便自作主张地开始自己动手修手表。但由于欠缺经验,不但没有修好,反而把手表给弄坏了。李嘉诚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他不但赔不起手表,还有可能丢掉这份工作。
当师傅回来发现李嘉诚把手表弄坏后,却没有骂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下次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师傅主动找到李嘉诚的舅舅,解释说是自己一时疏忽把手表掉在地上,要求给予处分。师傅绝口不提李嘉诚修表的事情,这事使李嘉诚深有感触。
本来是自己的错误,却让师傅承担下来,李嘉诚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就向师傅道谢。结果师傅告诉他:“你要记住,无论以后做什么工作,作为管理者就应该为自己的下属承担责任,部下的错就是管理者的错误,管理者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否则,就不配当领导。”
尽管当时的李嘉诚年纪很小,不能完全领会师傅的意思,但这句话却如同烙印一样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主动为部下承担过失的管理者,才是好的管理者。
在出了问题的时候,管理者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推诿,不但可以稳定军心,保持士气,还有助于找到症结,解决问题。即使承担了一时难以辨明或与自己无关的责任,也不要紧,这样既可以彰显品格,凝聚人心,又可以在事情水落石出后,赢得员工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