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警惕!清洁剂竟然会爆炸?!
【科普】警惕!清洁剂竟然会爆炸?!
2021年5月15日,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当日9时30分左右,位于良渚街道的杭州博创时装有限公司,其工作人员在6平方米的污渍清洗间内使用清洁剂(易燃品)清洗服装时,因操作不当引起轰燃,导致三名员工不同程度烧伤。目前,三名伤者正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全力救治,该企业负责人已被控制。
家人们
类似事故不是第一次发生
清洁剂因为价格低廉、去污能力强
在生产企业中使用非常普遍
但是,有些清洁剂极具易燃易爆性
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大的影响
比如常见的白电油
虽然它的清洁效果确实不错
但使用不当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得先来认识一下白电油
▼
什么是白电油?
白电油学名正己烷,也被称作抹机水、洗机水、去污水等,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微弱特殊气味。由于具有高脂溶性和高挥发性,所以去污能力极强,工业上常被当作清洗剂,也是五金、电子、印刷和制鞋等行业所广泛应用的化学物品。
它有哪些危险?
正己烷极易燃,与氧化剂接触时会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它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遇到明火或者高温,就容易燃烧爆炸。而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从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只要遇到明火,还会引起回燃。
让你感受下清洁液恐怖之处
近日,宁波消防部门组织了一场
清洁剂火灾实验
他们以喷枪水为例
还原了清洁剂发生火灾前后的情况
●实验:清洁剂遇火遇热会发生什么?●
实验:主要模拟工厂机器运转或电气线路开关瞬间产生电火花时,若房间内正在使用清洁剂清理油污,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这也是2017年6月宁波真空镀膜车间爆燃致7人受伤事故的还原。
在实验现场,消防员打开一桶全新的喷枪水清洁剂,向容器内倒入2升的清洁剂,随后,身穿避火服的消防员走向1号实验室,将2升清洁剂洒在地上,还原工厂员工用清洁剂打扫地面油污的场景。消防员洒完清洁剂后退出房间关闭房门,同时,工作人员开始计时。
一分钟后点火命令下达,工作人员打开预设在房间内的电火花遥控装置,只过了2分11秒,就听到“轰”地一声,1号实验室火光四溅、冲顶而出,房间大半个房顶被掀开。通过监控可以看到,1号实验室内3名假人身上衣物均过火。
在一旁全副武装、严阵以待的消防员立即用灭火器和水枪展开灭火,避免灾情扩散。据监测仪器显示,2分11秒时,1号房间内异己烷浓度达到15.1%。
这些可都是现实中发生的
▼
案例一:
2017年6月28日,宁波一家公司厂房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7名员工受伤。据悉,当天上午8时,公司生产主管胡某看到车间地面有较多油污,于是安排员工用喷枪水清洁剂打扫地面。没想到就在打扫过程中,真空镀膜车间突然发生爆燃,7名员工均被不同程度烧伤。
案例二:
2014年10月18日,龙华观澜前源科技公司爆燃起火,3人死亡、1人重伤。据调查,事故原因为该厂违规使用清洁剂清洗地板。
……
其实
白电油、喷枪水等清洁剂
都属于有机溶剂
生产企业中常见的有机溶剂还有
涂料、胶水、溶剂、油漆、油墨等等
那么,有机溶剂常见的隐患问题有哪些呢
赶紧做笔记吧
●使用有机溶剂过程中常见的隐患问题●
有机溶剂易挥发,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机器设备时,遇到静电、火花容易引发事故。在机械修理中,有机溶剂能迅速清除设备表面的松香、焊迹、灰尘、油污、盐分、金属粉末等物质,不留任何残渣,清洗后效果好,是一种特效清洗剂。但由于有机溶剂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清洗过程中气化成可燃气体不断挥发到空气中,在遇到静电、火花或高温容易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有机溶剂过量储存或储存不当。生产、储存场所不能超量储存有机溶剂,根据规定,生产场所存量不应超一昼夜使用量。储存不当,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及环境污染。
通风排气系统不符合要求。在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内使用有机溶剂,没有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风排风设备,导致可燃气体聚集,容易发生事故。
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非防爆电气开关在打开或闭合时容易产生电火花,如果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场所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就为清洁剂挥发气体爆燃提供了火源,为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使用有机溶剂造成人员中毒。有机溶剂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接触的人员若不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不佩戴防毒口罩、眼镜、手套等,容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在此提醒大家
清洁剂属于危险化学品
不仅会爆燃,还有毒性
使用时需谨慎,切勿违规使用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