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频现蛇出没!专家详解蛇类习性与防蛇全攻略
广东多地频现蛇出没!专家详解蛇类习性与防蛇全攻略
近期,广东多地频繁出现蛇类,包括东莞、深圳、广州等地均有报道。这些蛇类不仅出现在野外,甚至在居民家中、路边草丛等地方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蛇类会频繁出没?它们是否具有攻击性?如果不慎被蛇咬伤应该如何处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蛇类频繁出没的原因
近期,广东多地出现蛇类频繁出没的现象,如东莞塘厦社区、深圳南山区、广州大学附近、广州黄埔区等。这些蛇类的出现地点不仅限于野外,甚至在居民家中、路边草丛等地方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众人更是直呼“可怕”。
气候因素
专家张亮解释道,近期气温逐渐升高,气温相对宜人,而结束冬眠的蛇类也喜欢这样的气温,自然就活跃起来了。蛇类是变温动物,它们的身体温度与外界温度保持一致,大部分种类都喜欢在25℃—30℃之间的环境里活动。同时,蛇类在夏秋两季需要捕食和繁殖,活动也比较频繁。
栖息地因素
不同种类的蛇类栖息地和喜好各不相同。广东地区约有90多种蛇类,其中一些生活在山区的种类喜欢潮湿的地方,也有一些种类高度适应城市化环境,如舟山眼镜蛇、滑鼠蛇、台湾小头蛇、黄斑渔游蛇等,还有剧毒的银环蛇。靠近人居的环境,如小区、公园等地方,由于有池塘、绿化带等设施,会吸引鱼类、蛙类、老鼠等小动物,这些食物来源也是吸引蛇类活动的原因之一。
舟山眼镜蛇(左,有毒)滑鼠蛇(中)、黄斑渔游蛇(右)
此外,4月—6月是广东频繁下雨的季节,这可能导致蛇类原本的栖息地被淹没,迫使它们去寻找新的栖息地。这也是它们频繁“出动”的原因之一。
蛇类是否会主动攻击人类?
在蛇类的眼里,人类长得又高又大,它们看到人类会害怕并乱窜逃跑,可能会误以为要来咬人。其实,它们看见人类就像人类看见老虎一样“怂”。只要保持距离、远离绕开即可。
如果蛇类受到威胁,并走投无路,就会头部立起来,展示出一种防御警戒状态,这时也不代表它要咬人。
张亮说:“当我们看到一些蛇头立起来,常见的如眼镜蛇,在它的视觉里,觉得你过分接近,便抬起头展开颈部皮褶的姿态,发出‘呼呼’的声音,想警告你不要再靠近。”
蛇类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一般都是无意间逼近或踩(碰)到蛇体时,它才咬人,包括毒蛇。
银环蛇(广东常见毒蛇之一)
专家表示,这只发生在某些特定夜行性的蛇类,像银环蛇,因为夜间光线比较暗,人走路时不小心踩到它,它感觉受到攻击,毫不犹豫地咬上一口;广东常见的还有白唇竹叶青蛇,晚上会躲在灌丛、矮树上或躲在树叶里面,伏击它的猎物,如果有人经过,触碰到叶子、树枝,就会无意中触碰到它,直接发起攻击。但也并非主动“出击”,而是它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在广东白唇竹叶青蛇伤人率,比舟山眼镜蛇、银环蛇要高。
不幸被蛇咬伤怎么办?
如果不幸被蛇咬伤,保持冷静,可以根据咬痕进行初步判断,是无毒蛇还是有毒蛇。
张亮表示,无毒蛇的上颚是四排牙齿,下颌是两排牙齿,咬痕会有它们牙齿的形状,如果确定是无毒蛇的话,用清水冲洗伤口,涂上碘酒消毒就可以,同时检查可能残留在伤口的牙齿,如果不确定,建议到医院处理。
如果除了两排牙齿,还有2个特别明显的孔,那就可能是毒蛇了。被毒蛇咬了半小时或一小时会有局部的症状,如伤口红肿、发麻、疼痛等,尤其是伤口会有淤血、发黑的情况。
蛇的咬痕示意图
↓↓↓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不奔跑,不剧烈活动,以免蛇毒加速扩散,积极开展自救。用清水、盐水、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清除粘附和残留在表皮的毒液,如伤口有毒牙,应及时挑出;在结扎、冲洗后可用消毒的手术刀做十字切开,使用毒液吸取器、拔火罐法促使毒液排出,另外用冰块、冷泉水或者井水浸泡伤肢,也可减缓毒素的吸收与扩散,如有蛇伤急救包等急救药品,按照说明书使用。(如不会紧急处理,请及时到医院)
及时向身边人或医院求助。认清毒蛇特征、形状、颜色及其它可能特征,最好拍摄下来提供给医院,以便准确针对性治疗。如果确定是毒蛇咬伤,使用抗蛇毒血清是唯一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越早应用效果越好,还需根据伤口情况预防破伤风。
张亮不建议用绳、布条、止血带在伤口上端(近心端)结扎的方法,一般人难以掌握结扎时间和位置,容易导致伤肢永久性坏死;也不要学电视剧的剧情,用嘴巴吸出毒液,假如口腔黏膜或牙龈的损伤,毒液会进入口腔。
广东可打抗蛇毒血清医院名录
*抗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蛇清
如何正确防蛇?
室内防蛇措施
如果是室内,请不要“打草惊蛇”,打电话。
日常及时清除房舍周围的杂草杂灌杂物,可喷洒灭蚊喷剂,能使蛇远离。做好灭鼠工作,堵塞鼠洞,从食物源头上断绝毒蛇出现。如果已经进屋,关好门窗,防止它乱窜逃走,拨打110报警或119找消防人员处理。
一些民间流传的放置驱蛇的石灰粉、雄黄或种植植物等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刺激性味道用来驱蛇,这种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效果不大。
野外防蛇措施
如果在野外,请“打草惊蛇”。
路过较深草丛或者灌木时,应着长衣长裤,戴丛林帽,穿高帮靴子,涂抹带刺激性气味的驱蚊水、花露水等,走路的时候应尽量发出震动,并用登山杖或者木棍敲击沿途的树木草丛,起到“打草惊蛇”作用,让它们躲起来;野外露营时要避开毒蛇。
遇蛇应对措施
如果迎面“对上眼”,走为上计。
保持镇定,慢慢地往后退开,以免发出响声导致蛇异动,退到距离较远了,就开跑。
进屋的蛇为何要放生?
进屋的蛇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为什么要放生?
张亮说:“蛇看起来很‘凶猛’、可怕,但它进屋并不是想要伤害人,而是可能找食物,或躲雨,又或者想到阴凉的地方,误打误撞就进屋了。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们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捕食老鼠,能够防止鼠害;控制蛙类数量等;同时是猛禽的食物来源之一,在它的食物链里不可或缺。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具有很重要意义。”
根据针对全国范围内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蛇的种群和数量都明显下降,部分种类的蛇面临灭绝的危险。
大部分的蛇类都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我们不应该只有误解、恐惧甚至伤害,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科普书籍《广东陆生毒蛇识别与防范》,了解广东地区常见的蛇及其特性,从而接纳它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本文原文来自广东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