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经济差异比较研究:贸易顺逆差与技术引进方式的异同
中韩经济差异比较研究:贸易顺逆差与技术引进方式的异同
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韩两国经济发展的差异,揭示了两国在经常项目盈亏和技术创新方式方面的不同路径。研究发现,韩国在经济起飞过程中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而中国则从1994年起持续保持贸易顺差。在技术引进方式上,中国主要依赖外国直接投资(FDI),而韩国则侧重于通过进口成套技术设备来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这些差异对两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经常项目盈亏的差异
在韩国经济起飞的19611993年间,除了在19851990年这短暂的5年内韩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以外,其他28年其经常项目一直呈现逆差状态。
图1 韩国的贸易逆差(1962-1993)(百万美元)
与韩国长期贸易逆差截然不同的是,中国除在1978~1993年经济起飞的初期,贸易基本处于小额逆差的状态外,自从1994年起至今,中国对外贸易则持续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扩大,到2008年已接近30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图2 中国的贸易顺差(1978~2008)(亿美元)
技术引进方式的差异
从宏观上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有四种方式可供选择:(1)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通过技术贸易购买专利或技术许可证;(3)聘请外国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或咨询;(4)直接进口成套技术设备等资本品。
在以上四种技术引进方式中,中国政府的主要选择是引进FDI,希望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来引进其先进技术,促进本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的方式。但研究表明,这一政策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FDI在中国的规模和市场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我国国内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非对我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同中国的做法不同,韩国主要是通过进口成套技术设备的方式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1962年到1986年间,韩国在引进国外技术方面,花费技术咨询费4.223亿美元,购买外国专利或技术许可证费用为17.499亿美元,吸引FDI总额为27.873亿美元,资本品进口总额则高达1263.94亿美元,占技术引进总额的96.22%。部分由于不同的技术引进方式,韩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比中国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