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上色重现多彩细节:定格的回忆不止黑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上色重现多彩细节:定格的回忆不止黑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33114

AI上色技术正在为老照片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能够为黑白照片自动识别物体、场景及其相应的色彩信息,呈现出既符合历史背景又不失真实感的画面效果。


1993年,第二海水浴场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尤其在影像处理领域,AI上色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段,能够为黑白照片注入鲜活的色彩,让这些经典影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安徽路,1997年



湖南路,1999年

《他的城》是一部以青岛城市记忆为主题的摄影集,全书近1400张作品,有一半的照片经过AI上色处理。这在摄影领域的出版案例中尚属首次。通过这种技术,我们不仅希望为老照片注入新的生命,还希望为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使他们在翻阅书籍时,能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印记。



市场三路,1987年



中山路,1995年



湖南路8号,1999年

AI上色的技术原理

AI上色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大量历史影像进行训练,使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照片中的物体、场景及其相应的色彩信息,从而推测出最合理的配色方案,最终呈现出既符合历史背景又不失真实感的画面效果。当人物脸上的红润恢复,当街道两旁的树木披上四季的色彩,这一切都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强大功能。



沧口路,1996年



安徽路,1990年



博山路与海泊路交叉口,1998年



博山路,1993年


孟庄路,1996年


桓台路,1993年



桓台路23号,2000年



北京路至济南路小洪泰,1996年

上色案例:波螺油子路

在编辑初期,我们决定测试是否采用AI上色技术,并选择了吴正中老师的代表作《波螺油子》进行实验。

“波螺油子”是老青岛人耳熟能详的地名,“波螺”指海螺,其盘旋的内部构造与这些道路颇有几分神似。作为市井生活区,波螺油子路充满了那个年代的烟火气息。当夕阳的余辉洒在孩子归家的小道上,当雨后的老石板透出温润油亮的光泽,当街边小贩的货物重新变得琳琅满目,那些原本模糊的记忆碎片在色彩的点缀下变得鲜活起来,颜色让照片更接近了我们记忆中的样子。



胶东路(波螺油子),2000年



胶东路(波螺油子)9号,1998年



胶东路(波螺油子),1997年



胶东路(波螺油子),1997年

AI上色的争议:历史真实性

在决定大规模使用AI上色之前,我们也意识到,这项技术可能引发争议,尤其是在历史真实性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解读空间。

为此,我们首先征求了作者吴正中先生的意见。他看到原本黑白的胶片照片被赋予色彩后,感到非常兴奋,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照片进行上色。在他看来,颜色是照片中至关重要的信息,现实世界的彩色因为技术限制变成了黑白影像。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将黑白影像恢复成彩色,这是对城市记忆的一种还原。

在作者的认可下,我们开始大规模地将黑白照片转为彩色。经过AI上色后,吴正中先生又亲自通过数码后期软件对照片的颜色进行调整,力求还原他记忆中最真实的色彩。



北京路,1999年



肥城路与德县路交叉口,1998年



中山路,1997年



博山路,1993年

台东一路崂山大院,1998年



中山公园,1987年



博山路,1993年



热河路,1997年

彩色与记忆的情感联系

色彩是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某种特定的颜色,可能会让人瞬间回到某个场景,唤起关于一座城市、一个时代的深刻情感联结。

比如,很多朋友看到青岛那片特有的红瓦绿树,就会联想到那些阳光明媚的日子,耳边仿佛又响起海浪的声音,伴随着潮湿的空气与聒噪的蝉鸣。AI上色正是通过这种视觉再现,让读者在色彩与历史的交融中找到情感共鸣。

尽管经典摄影作品的AI上色可能存在争议,但在彩色照片唤起的真实的情感和记忆面前,颜色本身是否绝对忠于历史现实或许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博山路,1991年



安徽路,1995年



北京路,1995年



博山路,1997年



安徽路,1995年



沧口路,1998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