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言虚词“为”和“焉”的用法一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言虚词“为”和“焉”的用法一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youkee.com/ziliao/9155.html

文言虚词“为”和“焉”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掌握它们的用法对于理解古文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个虚词的多种用法,通过具体例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它们的使用场景。

“为”字的用法

(一)动词用法

  1. 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 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1. 以为,认为。
  •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1. 判断词,是。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用法

  1. 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1. 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 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1. 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 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1. 对,向。
  • 为之奈何?(《鸿门宴》)
  •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焉”字的用法

(一)兼词用法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1. 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用法

  1. 相当于“之”。
  •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1. 哪里,怎么。
  •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用法

  1. 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1.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1.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