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腕易骨折的出現是骨質疏鬆的警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腕易骨折的出現是骨質疏鬆的警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fightthefracture.hk/INTERVIEWS/operations-and-medication/Article_20241122_CHEUNGCHINOK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本文将探讨手腕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并介绍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手腕骨折是骨质疏松的重要预警信号

骨质疏松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脊椎或髋关节骨折,然而,手腕骨折(远端桡骨骨折)同样是一个重要的警示。易受骨质疏松影响的高危人群包括中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后或过早停经的女性)、有骨折家族史、长期使用类固醇或抗癫痫药物、体重过轻、缺乏钙质和维生素D、运动不足或长期卧床的人士。

手腕骨折通常发生在跌倒时本能地用手支撑地面,导致桡骨末端承受过大力量而骨折。除了因运动撞伤、滑倒或交通事故引起,也与年龄及骨质疏松相关。随着年龄增长,钙、磷等矿物质含量减少,骨小梁变得疏松,抗骨折能力会下降。很多情况下,患者在发生骨折后,才意识到自己已患有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

骨质疏松没有症状,不会引起疼痛,因此不易被察觉。然而,在低创伤的情况下,比如在平地跌倒就已骨折,很可能就是骨质疏松的警号。早前一位六十多岁的女病人在浴室滑倒后手部肿胀变形,被诊断为远端桡骨骨折及骨质疏松,需接受手术及药物治疗。手术后,虽已不需要特别固定患处,但仍需进行疼痛管理和炎症控制,并避免过早或不当的活动,以免影响骨骼愈合。

研究显示,曾发生脆性骨折的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比从未骨折的人士高5倍以上,其中约四分之一的人在骨折后的第一年内再次发生骨折。因此,依循医生指示服药、进行物理治疗及定期复诊检查相当重要。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可分为抗蚀骨和促造骨两类,前者可减缓骨质流失,后者有助于促进新骨形成。抗蚀骨药物常用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如果是轻度患者,通常只需使用抗蚀骨药物。在严重或高风险情况下,则会先用促造骨药物,后用抗蚀骨药物进行治疗。抗蚀骨药物可口服或注射,而促造骨药物通常以针剂形式,在短期内容提升骨密度。医生会定期为病人安排检查以监测效果,并根据状况调整药物方案。

高危人群应及早接受检查

骨质疏松是一种隐匿性疾病,建议高危人群应及早接受双能量X光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EXA)检查来评估骨质密度。通过与健康年轻人的骨质密度比较,会得出T值;T值低于-2.5为骨质疏松。若T值低于或等于-3,则代表有严重骨质疏松及非常高的骨折风险。临床上,脆性骨折患者无论其T值如何,均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患者。定期检查,可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及时治疗,以降低日后骨折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