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学季,孩子如何防甲流、控重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学季,孩子如何防甲流、控重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paper.cnwomen.com.cn/html5/2025-02/26/content_7_3728.htm

甲流进入高发期,儿童如何预防和治疗?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流感界的“头号杀手”,传染性最强且全人群易感。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冬季,北半球多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增加。日本流感流行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时,美国的流感发病率达到了15年来的最高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是甲流的高危人群。正值开学季,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儿内科主任侯新琳,对儿童如何预防及治疗甲流作科学解读。

本季甲流有何新变化?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流感监测周报数据,目前甲流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以甲型H1N1亚型为优势毒株。针对部分家长担忧“得了流感,症状是否比以往更重”的问题,目前的数据显示,甲流的传播方式仍以飞沫和接触为主,其致病程度、感染症状以及感染规模与往年相似。甚至从某些医院的门诊数量看,甲流患者较往年有所下降,这与民众的疫苗接种率提高、特效药普及以及预防意识提升有关。

儿童群体甲流的早期症状是突发高热,往往伴有全身的症状,如乏力、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婴儿可能出现吃奶差、少动等症状。

为何甲流对儿童杀伤力更大?

首先,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毒的免疫记忆较少,而甲流病毒(如H1N1、H3N2)容易发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转变,产生新变异株,这对幼儿和学龄前初次感染的儿童十分不友好,孩子们缺乏对流感病毒的最初免疫力,导致感染后症状较重。

其次,儿童的“炎症反应”更为强烈,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鼻部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成人,患病后容易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如细胞因子风暴),且易合并细菌感染,造成重症流感。

此外,甲流病毒主要通过结合呼吸道细胞表面的受体(如α-2,6-唾液酸受体)感染人体。但儿童的呼吸道较狭窄,其细胞表面这类受体分布较多,病毒更容易附着和复制。考虑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在集体场所(如学校、幼儿园)活动频繁,密切接触多,容易造成快速传播。同时,儿童的自理、卫生习惯较差,如不勤洗手、用手触摸口鼻,更增加了感染风险。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目前无法接种流感疫苗,导致群体免疫屏障较弱。

甲流会产生哪些致命病因?

在临床上,儿童重症流感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系统并发症和流感相关性脑病或脑炎。

感染甲流后,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2岁以下婴幼儿好发,多表现为48小时内持续高热或起病2~3天后体温逐渐升高,常有呼吸急促、喘息、发绀等,病程1周到月余不等。其他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急性喉炎、支气管炎、呼吸衰竭等,还可能出现哮喘等慢性肺疾病加重。

除了主要攻击呼吸道外,甲流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出现癫痫发作、横贯性脊髓炎、脑病/脑炎等并发症,常在流感症状出现的1~2天内出现惊厥、精神状态或意识改变、认知功能下降、运动或感觉异常,且预后不良。

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流感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相对少见,但会危及生命,多在流感起病后1272小时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惊厥,24小时内进展至昏迷、脑疝,甚至死亡,病死率高达30%75%,20%的幸存者遗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不足10%的患儿能够完全康复。

因此,基于起病急、致病性重的病情特点,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异常信号”:如出现高烧持续不退、反应迟钝、嗜睡、烦躁等精神行为异常,或抽搐、肌张力异常、肢体无力、瞳孔异常、呼吸节律异常、头痛、呕吐(尤其是喷射性呕吐)、腹泻、脱水、尿量明显减少、肢末梢冰冷、皮肤颜色差、发花等症状,应立刻就医。

如何抓住“黄金自救48小时”?

甲流病毒在感染后的24~48小时内复制最为活跃,此时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

对于有高热(通常超过39℃)、呼吸增快、呕吐、腹泻加剧等重症出现的患儿,如有明确的流感暴露史,无须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尽早进行抗感病毒药物治疗,早期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即便在出现症状48小时后抗病毒治疗,仍然有临床获益。

重症流感的高危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如早产儿、患有基础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病或基因缺陷病、肿瘤、糖尿病、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者等儿童,也应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服药。

而一般患儿,建议尽快检测流感是否阳性,如确诊则建议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如超过48小时,病毒复制进入下降期,免疫系统开始清除病毒,药物临床获益下降,通常可以自限,不推荐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

甲流有哪些典型症状?

甲流相比于普通流感、新冠有“两多一轻一急”:多高热且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差等明显症状,多见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肌肉损害、心肌炎、脑病/脑炎等并发症。总的来说,甲流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较轻,但起病急。

如何正确看待疫苗接种?

相关权威数据和临床试验显示,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最佳方法,一是有助于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二是每年更新的疫苗,可帮助儿童建立对多种流感病毒株的免疫记忆,可有效降低流感的发病率。

即便接种后发生感染,也可以减轻症状、降低重症和病死率。不仅如此,儿童在流感季节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校园流感大暴发。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接种疫苗尤为重要。

学校和家长应如何加强防控?

注意疫苗接种的“最优时间”,通常流感疫苗接种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建议儿童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整个流行季内都能接种。

在北方地区,开窗通风是关键因素。学校要利用学生课间休息、体育课、放学后等时段加强教室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新,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不方便开窗通风的,可借助排风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给孩子预防用药时,必须分清抗病毒药物和普通感冒药的区别,如板蓝根、感冒颗粒等药物,通常用于缓解感冒或流感不适症状,但对甲流效果有限,即使家长在药物说明书或功效宣传上看到“抗病毒”字样,也不能以此来替代针对甲流的特效药。

儿童应如何正确选择奥司他韦等甲流特效药?

相较于成人,儿童患甲流的难题就是特效药的“年龄限制”。我们建议,5岁以下儿童优先使用奥司他韦,如果不能耐受奥司他韦口服,可以考虑在医生和家长共同决策下“超说明书”使用单剂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

如果是5岁以上儿童,可选择性较多,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同等推荐,玛巴洛沙韦的疗效与奥司他韦相近,仅给药一次即可,可以提高用药依从性、便利性。若儿童不耐受口服药,可选择静脉注射帕拉米韦,使药物更快地发挥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