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阿是穴":6种快速缓解疼痛与疾病的实用方法
神奇的"阿是穴":6种快速缓解疼痛与疾病的实用方法
虽然中医针灸书籍上列出了14经络,三百多个穴位,而事实上还有更多的穴位没有被记录下来,疗效却快速且惊人,在实务上称为阿是穴、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等等。
不论任何疼痛或疾病,在找到"阿是穴"之后可以快速改善,这种穴位疗效极佳但是却非常难找,本文举出一个真实案例,并提出5种寻找的方法与秘诀,提供自学中医研究者平时养生参考使用。
阿是穴是随病消长的临时穴位
阿是穴究竟是什么?在中医界有很多的定义,多数人都会提到《备急千金要方》的一个古老的故事!
据说,唐朝名医"孙思邈"在为病人治病时,一直找不到好方法,结果有一次在帮病患身上按压的时候,突然间病患叫出来"啊,好痛!",结果痛症快速舒缓,所以这个穴位叫做"阿..是..这个穴!"
依照这个原理,后人不断观察与研究,发现阿是穴具有以下6个特点:
以痛为俞:学习阿是穴并不需要阅读任何书籍,只要哪里按下去会痛(有痛便是穴),甚至出现酸、麻、胀、痛、重,那就是阿是穴,也称为"压痛点"。
通常不是传统穴位:阿是穴通常不是中医书籍上描述的14经络穴位,但有时候也会与传统穴位重叠。
随病消长:阿是穴是居无定所的,疾病出现之前不会痛,疾病消失后也会消失。
位置没有一定规则:阿是穴不一定会在病患主诉的部位。例如:改善手痛的阿是穴可能在脚、背部等等,不容易理解其原因,所以又称为"天应穴"、"不定穴"。
疗效快速:阿是穴不容易找,找到后效果却非常快速,这就好像人体的寻宝一样。
反应物聚结:阿是穴除了会疼痛,而且在疼痛的部位,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同形象结块的反应现象,按揉之后会逐步消失。
不到10分钟快速缓解"腹绞痛"与"腹泻"的阿是穴案例
以上讨论阿是穴的理论,多数人难以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不如就用一个真实案例来解释最能快速理解。在2021年8月26日的晚间,云端中医某会员B先生在晚上的时候有一点肚子痛,但是上厕所却拉不出,因此也不以为意。
然而,到了晚上11点多时,不知道怎么肚子开始严重绞痛了起来,跑进厕所开始腹泻,本来以为跑一次厕所就好了,结果他却连续腹泻4次!之后,他开始觉得全身无力且虚弱,躺在床上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心想,这个时候应该来帮自己检测一下经络,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此刻肚子依然在绞痛,全身已经完全没力气了。他心想,前两天云端中医才发表了一篇腹泻相关文章,怎么现在我就腹泻了呢?
躺在床上的他因为肚子绞痛,就开始按摩自己的肚子,按着按着,他发现肚脐两旁的"天枢穴"附近一大片,怎么按下去这么痛?他用两手食指去刺激他,差不多30秒之后,竟然腹部绞痛停止了。
大约5分钟后,他的肚子又开始轻微绞痛起来。他心想,既然腹泻与大肠有关,我来找大肠经的穴位吧!大肠经穴位最有名的就是"合谷穴",结果他发现左手的合谷穴附近找到一大块疼痛区域,右却一点也不痛,没想到按摩了一分钟之后腹绞痛完全消失!
他又心想,中医常常说"四关穴",就是合谷对应太冲穴,这时候太冲穴又会不会痛呢?结果他按摩右脚的"太冲穴"附近整片都非常疼痛,但是左脚的太冲穴却一点也感觉。他又持续按摩了太冲穴1分钟,这时腹部完全不痛,也没有便意了。
就这样从头到尾不到10分钟,他感觉腹部暖了起来,全身感到放松且舒适,腹绞痛与拉肚子的感觉完全消失,没多久之后就睡着了。隔天起床之后,完全没有任何不适,完全就好像根本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这便是神奇的阿是穴!
6个藏宝线索,快速找到阿是穴
阿是穴通常就是神效穴,在多数的时候是不容易找的!B先生向云端中医分享案例时,阿编好奇地询问了更多细节与他的思路,并结合其他会员之前的心得,整理出以下快速找到阿是穴的几种方法:
- 哪里痛,就先从哪里下手
从B先生的案例就可以清楚知道,肚子痛时肚子的穴位就会疼痛。B先生也说:"奇怪,以前我按摩天枢穴从来不会这么痛,那天腹痛的时候才特别疼痛!"
其他疼痛部位也是一样,通常疼痛的位置附近,就会出现所谓的"阿是穴"。然而,疼痛附近的穴位,虽然多数的时候都会缓解,但是通常却不是最有效的穴位。
- 前病后治、左病右治、上病下治
人体的膀胱经上,古从至今都记录着所谓的"背俞穴",至今依然没有人知道这是如何发现的?人前胸腹部的脏腑疾病,会反应在背部的穴位,近代的西方物理治疗大量运用这种背俞穴的理论,有兴趣者可以阅读这篇文章。
除了前病后治之外,还有左病右治、上病下治。以B先生为例,这次腹泻虽然位于腹部,却可以手足上的穴位加以改善。而实务上许多右手、右脚的疾病,也可以从左手、左脚上找到对应穴位。
- 从对应经络下手
云端中医有不少文章,都在讨论对应理论,因为基于"阴阳五行"理论,一条经络异常时,通常其他的经络也会同步异常。
以B先生为例,大肠经与肝经就是具备"脏腑别通"对应关系,因此去找肝经上的穴位也会特别有效,最后加上了肝经的"太冲穴"可称画龙点睛。
大肠经异常时,也可以去找同名经,也就是"足阳明胃经",也可以去找表里经,也就是"手太阴肺经",只要细细寻找,仔细按压,就会找到特别明显疼痛的穴位,那就是"阿是穴"。
- 从季节性异常经络下手
云端中医所有的文章都是依照季节的步调在发表,每个节气之间都会特定的异常经络出现!B先生就说,就在腹痛腹泻发作的前两天,云端中医刚好发表"秋季腹泻"的文章,就时序而言就是符合第一点"初秋期间:脾经虚、大肠实"。
每年8-9月,容易造成腹泻的经络现象
也因此,他才会去按摩大肠经的"合谷穴",而真的效果比天枢穴还要好。同时他也按摩大肠经上的其他穴位,他发现左手整条大肠经真的都有明显疼痛,只是合谷穴最明显。
有趣的是,隔天他帮自己检测经络,发现自己的经络现象,真的就跟文章上所分享的另一位腹泻会员的经络型态几乎一样。
另一位会员在2021年初秋腹泻时的经络现象
- 从肌肉、经筋下手
B先生的案例是属于急性症状,而有许多人都是属于慢性症状,这就可以从肌肉的角度来下手。例如,在B先生出现腹痛的当天早上与主管聊天时,主管抱怨右脚膝盖无力,由于他阅读过云端中医探讨经筋的文章,当就在主管身上做了实验。
B先生知道主管的右脚膝盖没力,这可能是胃经、胆经气血经络阻塞,造成"股直肌"筋缩所造成的,那就从股直肌的源头下手吧!他用手指轻轻地揉按大腿上半部的股直肌附近,找到痛点之后主管痛的哇哇叫,不到1分钟之后,主管就觉得膝盖无力的现明显改善!
右膝盖感到无力的阿是穴
过了5分钟之后,B先生再度按摩刚才主管痛的哇哇叫地方,主管竟然说:"奇怪,现在怎么不痛了呢?"这便是阿是穴"随病消长"的特质!
- 移除反应物及筋结
上面提到的经筋,其实还有一种变化型,最容易发生在腹部。由于现代人普遍暴饮暴食,脾胃气血运作不良,许多通往腹部的经络都是阻塞的。因此时间久了之后,都会在腹部出现一些各种形状的反应物,很难解释这究竟是什么!
不管它是什么是,只要经常去按摩它,它就会消失,随之各种不舒服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例如某位会员就曾经分享,过去他经常胃痛,某天他按摩自己的腹部,就真的发现一个大约5公分的条状物在胃的附近,经常去揉它,从那天开始之后的几年,真的再也没有胃痛过!
像这样的案例不只有在腹部,例如:足跟痛的人,就经常可以在足弓内侧找出条状反应物。长期背痛的人,疼痛的附近就会出现条状筋结,经常按摩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也会知道在这个部位按摩,客户会感到特别痛。
找到阿是穴,就好像找到宝藏一样,不论什么疼痛、症状或疾病,依照轻重都会改善一大半,甚至痊愈。由于寻找阿是穴的方法需要经常练习,也需要运用点头脑思考,平时就要拿自己作实验,不但免费且有效,还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