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煮茶:广西兴安县的传统特色小吃
兴安煮茶:广西兴安县的传统特色小吃
兴安煮茶是广西兴安县的传统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从原料准备到最终的食用习俗,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兴安煮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带您领略这一传统美食的独特魅力。
中国饮茶之说源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唐本草》载:茶味甘苦、微寒无毒、去痰热、消宿食、利小便。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的各种用途,一直沿用至今!
兴安县山高林密,山上湿气重,热气腾腾的煮茶可驱寒、除风湿、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煮茶深受人们的喜爱,居住在山区的人们,更是离不开煮茶。
打煮茶是兴安的传统习俗,早餐和午餐有吃煮茶的习俗。
兴安煮茶以米花、花生、苞谷、黄豆为主料,茶汤佐以茶叶、老姜、干香菇、蒜米、葱头来煮汤。
煮茶的各种主料炒好后放茶瓢里待用,把茶汤烧开后,用茶匀把汤盛进碗里,放入拌好的各种主料、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一碗小小的煮茶,看似简单,它的各种制作程序,并不简单,米花和苞谷的制作方法就大有讲究。
米花用糯米制作,糯米用水浸泡发胀后,用釟锅蒸熟,把蒸熟的糯米倒在竹棚垫上、用竹挂拔来回不停的翻动使糯米不黏连,晾晒干透后的米花粒粒饱满。
新鲜的苞谷用清水煮至脱皮,再放少量调制好的石灰水煮透使其发酵,捞出晾晒至干透。
家家户户都喜欢把干透的米花和苞谷,放进陶缸里储藏,随吃随取、十分方便。
老家的人一年四季都爱吃煮茶,每年清明、谷雨期间,家乡的人都要上山釆茶,在家制茶。
以前的人,在自己家里做米花和苞谷,蒸米花的器具是蒸子,蒸子现不多见,但还有少数人在使用,制作蒸子的手艺,即将失传。
炒米花、苞谷、花生极其讲究火候,经验老道的人会炒出一盆香喷喷的米花和苞谷,不懂炒的人,炒出来的米花和苞谷会喳牙。
炒米花时撑架上架一釟锅,下面烧木柴,待锅烧热冒烟放入猪油,将花生或苞谷入锅炒至八成熟,再将适量的米花倒进锅里和花生一起炒,这火候要把握得恰到好处,炒出来的米花、花生、苞谷才香脆爽口,炒不好的吃起来又苦又焦。
打煮茶前,把备好的一撮茶叶和几朵干香菇放碗里,用清水浸泡发胀、发软,再把老姜、蒜米、葱头用菜刀剁碎,把茶叶倒进锅里,用茶勺慢慢的来回擂动,茶叶擂出香味,生猛火把锅烧红,放猪油入锅,把老姜、蒜米、葱头、香菇爆炒出香味,擂至糊状,加入适量的清水,盖上锅盖把茶汤烧开,茶汤烧开用温火再焖煮一会,这煮茶汤就烧好了,吃煮茶不放味精。
兴安漠川乡,煮茶汤里会放一种本地产的豇豆,和茶汤一起来熬煮,味道十分的鲜美。
小米米花的味道特别香,它用剩饭来制作,鼎锅里的剩饭吃不完,老家的人用饭瓢把剩饭捞出来,放簸箕里晾晒干透,炒熟即为小米米花,鼎锅里的锅巴,晾晒干透,就是小米锅巴,锅巴油炸配煮茶吃,是一道美味。
吃煮茶还有一种红薯粒,味道特别的香,把红薯洗净、蒸熟,切成颗粒状、晾晒干透,入锅炒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兴安煮茶还喜欢在茶汤里放红薯或苞谷一起来煮,这个传统的饮食习俗,是为填饱人们的肚子。
以前的年代大都很穷,农业生产力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农作物的产量没有现在这么高。
兴安煮茶有一个特别的习俗,用一根筷子来吃煮茶,这个风俗特别有意思,以前穷,花生特别的稀少,客人到主人家做客,主人怕失礼,为客人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煮茶,碗里有几粒花生和苞谷,客人一根筷子夹花生不太方便,只好用一根筷子拔着吃。兴安金石镇吃煮茶不用筷子,一个地方的人情习俗不同,它逐步演变形成特有的一种地方饮食习俗——煮茶。
擂煮茶叫打煮茶,煮茶是喝的,兴安人叫吃,这充分体现出家乡人民的豪爽性情,在兴安县各乡镇、各村落,不管你认识不认识,只要遇见人,男女老少都会叫你一声:“老表,吃茶,到家里吃茶去!”
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是老家人民的天性。煮茶充满人情味。
兴安吃煮茶有个习俗,非常讲究,以前新郎新娘结婚,新郎讨老婆的晚上要吵房,新婚夫妇用茶盘抬煮茶,请参加吵房的亲朋吃,亲朋吃煮茶前,要新婚夫妇对自己的称呼叫高一辈,并调侃讲彩话。
新人抬着茶盘,按辈份大小轮流敬茶,吃一碗茶,人们讲些祝福的彩话:“煮茶味道真是好,新郎打茶新娘炒,吃了新人打的茶,两人快点进洞房,来年生个好宝宝,吃了新人的二碗茶,明年抱起龙凤胎!”
煮茶是家乡的饮食礼仪,煮茶是红白喜事的待客之道,曾走访多次、了解煮茶的礼仪习俗,在高尚、漠川等乡镇,煮茶曾用作结婚、生子、上梁等喜事场合的用餐,凡来主家帮忙参与的各类人士、亲朋好友及宾客,早餐和午餐都有煮茶吃,正餐这天主家就不再上煮茶,备上好酒好菜,招待亲朋好友和宾客,这个习俗在偏远的山区还有保留。
兴安的丧事很讲究面子,晚上闹丧要图个热闹,主家要准备一大锅煮茶,供闹丧守孝的人们食用,这是主家的诚心之礼,是主家为参与丧事人们的敬重和答谢!
兴安的煮茶是传统名吃,有朋至远而来,不亦乐乎,很多人都会用煮茶来待客,吃煮茶不能吃一碗、头碗煮茶是单数,一碗逢单不吉利,第二碗煮茶如果客人不吃,主家会认为你嫌他家的煮茶打得不好吃、看不起他,吃了两碗煮茶后,主人才会高兴,吃过煮茶后,主家还准备了丰盛的餐宴招待客人,有些客人不懂这个习俗,煮茶一连吃好几碗,结果是煮茶吃得太多,连主家准备的宴席也吃不进啦!
旧时,翻山越岭、淌水过河,走驿道去走人家(亲戚),步行要走好几十里,走累了、歇一歇,能吃上几口煮茶,心里是美滋滋的,要是遇上亲戚家砍菜(买菜)回来,切几块猪肉放煮茶汤里煮来吃,是极其享受幸福的事喽!
煮茶老家的人叫了几辈子,吃煮茶是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现在家乡竟然有人叫它油茶,不知是谁不尊重这个传统的习俗,连老祖宗留给 我们的文化,都不去珍惜,简直是胡扯。
【注释】广西桂北地区有吃煮茶的习俗,恭城、灌阳两县叫喝油茶,一把木茶捶、加个竹漏匀、一个小茶锅,是捶油茶的器具,恭城油茶有油炸排散和麻旦。灌阳油茶放绿豆一起捶,吃油茶要放酸海椒、外加一小碗米粉,油茶的茶锅小,一锅油茶只能捶2、3小碗,兴安的煮茶,一锅油茶能擂数十碗。邻近兴安交界之地的全州县,有些乡镇打煮茶叫打攥攥茶。
这就是煮茶和油茶的区别。
很多人叫我写写家乡的煮茶,历经数月,拍摄、记录,小作一文,以示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敬重!记录真实,是留给后辈们的家乡情怀和永恒的记忆!
一碗煮茶香又香,花生苞谷和米花。
煮茶驱寒又解毒,常吃煮茶保健康。
煮茶味美茶香浓,男女老少都喜欢。
煮茶煮茶真好吃,人人都把煮茶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