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真正的自我接纳,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自我贬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真正的自我接纳,不是盲目自信也不是自我贬低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AQPQ7E0522S7OV.html

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表明,真正的自我接纳不是盲目自信或自我贬低,而是一种能够客观看待自己优点和缺点的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克服"自以为是"的思维模式,实现真正的自我接纳。

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接纳的关键在于培养"不理解"的能力。这种"不理解"并非指故意误解或忽视,而是指不固执于某种自我认知,不对自己的角色和期望有过度的预设。例如,不认为自己必须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也不必满足所有人的期待,更不必追求拥有所有问题的答案。

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以为是"的方式理解自己,往往是对自我的不接纳。这种现象表现为两个极端:强迫成为和逃避真实。

强迫成为:我应该是怎样的人

人们对自我的理解往往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如果父母期望孩子成为成绩优秀的学生,孩子可能会将这种期望内化为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成绩优秀的人。这种强迫性的自我认知会导致两种结果:如果成绩不理想,会陷入自我指责和羞耻感;即使成绩优异,也可能因为害怕失去优势而长期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

这种"自以为是"的理解方式,就像用钢笔剔牙、用牙签写字一样荒谬。它反映了个体对自我认知的固执,却忽视了真实的自我需求。

逃避真实:我不应该是怎样的人

与"强迫成为"相对的是"逃避真实"。人们常常因为不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否认真实的自我。例如,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高效率的人,因此无法接受自己在日常琐事上花费大量时间。这种逃避真实的倾向,实际上是对自我最大的误解,也是自我接纳的最大障碍。

真正的自我接纳,需要我们既能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包容自己的缺点。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在理解自我的基础上,以更健康、更合理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