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内外兼修的行为艺术——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今天你优雅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内外兼修的行为艺术——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今天你优雅了吗?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3LMSJ205567H3O.html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千字文》中的“容止若思,言辞安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这八个字不仅体现了古代华夏的礼仪哲学,更蕴含着深远的人生智慧。

《千字文》有云:“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这句话深刻诠释了古代华夏的礼仪哲学。其中,“俨”字犹如一幅画卷,描绘出一种尊重与庄严的氛围,敦促我们在日常行为中展现出一种内敛且恭敬的姿态,仿佛时刻在内心深处进行着无声的思考,使我们的外表和举止散发出宁静而深沉的气质,这就是“容止若思”的境界。

在这里,“容”指的是一个人的仪表和风范,而“若思”则象征着深思熟虑后的平静,它教导我们在行动时要保持从容,避免仓促和轻浮。“言辞安定”则强调在言语交流中保持沉稳和冷静,体现出内心的坚定和自我约束。古人教导我们,君子应以敬畏之心修炼自我,以平和的态度待人接物。这种敬畏之心催生重视,重视又带来内心的宁静,这份内在的平和会自然地流露在我们的举止言谈之中,营造出“容止若思”与“言辞安定”的和谐画面。

中国,自古就被誉为礼仪之邦,其“礼”自古以来就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基石。在现代社会,无论是法律条款还是规章制度,都可以看作是“礼”的现代演绎。而“礼”的核心,就是一个“敬”字。只有心存敬畏,才能真正行礼;真正的爱,源于内心的敬意。没有真诚的敬意,再繁复的礼节也只是空洞的形式,甚至可能滋生虚伪。

在《千字文》中,“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短短八字,却蕴含着深远的人生哲理和人际交往的艺术。这不仅是古代士人君子的仪态风范,更是现代人应当追求的精神风貌与沟通技巧。“容止若思”,指的是一个人的外在举止仿佛总在沉思,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是内在的涵养与学识。犹如《论语》所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即外在的仪表应与内在的气质相协调,既有庄重儒雅的举止,又透出深厚的学识积淀。

“言辞安定”,则聚焦于口头表达的稳重与淡定。言语的力量在于精准而非冗余,平静而非激昂,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句话表明真正的智者往往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能掷地有声,因为他们的话语经过深思熟虑,既不轻率也不浮躁,而是体现出一种内心的坚定与安宁。

也可以这样说,“容止若思”是一种无形的修养,它不仅仅关乎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更深层次是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人格特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仍需要效仿古人,让内心宁静,使言行举止皆透露出从容与内敛,正如英国文学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真正美的不是皮囊,而是那颗承载了慈悲、智慧与爱的灵魂。”

“言辞安定”则体现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清晰、得体、有力量的语言表达,是建立信任、赢得尊重的关键。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言:“我宁愿保持沉默,让人们认为我是傻瓜,也不要张嘴说话,消除所有疑问。”这句话虽非直接对应“言辞安定”,却同样强调了在合适的时间说合适的话的重要性。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这是对个体自我修养的高度提炼,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高级智慧。它教导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如何以优雅的姿态应对人生挑战,如何以平稳的语言化解矛盾冲突,从而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和谐统一,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之美与静水流深的气度。

愿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既能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又能以安定淡然的心态面对一切,真正做到容止可观,言辞可听,成为当代社会中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谦谦君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