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伯、仲、叔、季各排行老几,又分别代表了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人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伯、仲、叔、季各排行老几,又分别代表了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huomingshu.cn/changshi/352083.html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中,兄弟排行有着严格的称谓体系,即"伯、仲、叔、季"。这些称谓不仅仅是简单的排行顺序,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称谓的本义、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具体应用。

伯:长子的象征

"伯"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本义是指人首,引申为第一的意思。在宗法制社会中,"伯"代表长子继承父位当家,国家也是如此,由长子把持国政。因此,"伯"又被称为"把持家政者"。春秋五霸的"霸主"一词,即指盟国奉为把持朝政的长兄,因为那时的"伯"和"霸"为通假字。此外,"伯"通"孟",从周朝时就已经有用"孟"来表示排行老大的称谓,但"孟"通常用于妾媵所生的长子,而"伯"则用于正妻所生的长子。

仲:中间的位置

"仲"字同"中",本义是指当中。《说文》解释为"仲,中也",《释名》也说"仲,中也,位在中也"。引申为中间,如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每季的第二个月)。在兄弟排行中,"仲"指排行第二,如仲兄、仲弟。孔子排行老二,字仲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叔:排行第三的通称

"叔"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为"拾豆粒",在古代引申为较小。《释名》曰:"父之弟曰仲父......仲父之弟曰叔父。叔,少也。"在兄弟排行中,"叔"通常指排行第三,但当兄弟超过四人时,除了老大、老二和老幺,中间的所有兄弟都可能被称为"叔"。例如,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十人中,老三到老九都被称作"叔"。

季:最小的象征

"季"字由禾与子两部分组成,本义指幼小。《说文》认为:"季,癸也。甲乙之次,癸最在下,季亦然也。"需要指出的是,"季"并不是单指排行"老四",而是代表兄弟中最小的"老幺"。不管兄弟多于或少于四个,"季"就是最小的那个。例如,周文王的父亲周王季排行老三,而周武王的第十个弟弟则被称为冉季载。

女子排行的特殊规则

事实上,先秦时期的女子也是有名字的,只是女子对外一般不称名字,而用姓称。为了加以区别,一般女子在姓前用孟(伯)、仲、叔、季,来表示大女、二女、三女、幺女。如孟姜女,即为姜家的大女儿;仲子,即为子家的二女儿;季某,季为某姓家的小女儿。也有的家庭不分男女,将兄弟姊妹一骨碌从大到小排下来的。《左传·隐公元年》曰:"惠公元妃孟子"唐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韩愈的《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生三子,一男二女。男三岁夭死。长女嫁亳州永城尉姚挺,其季始十岁。"如果是兄弟姊妹排序,老大为女儿就必须用"孟"而不能用"伯",即排行为孟仲叔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