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劳动纠纷什么情况下双倍补偿?事业单位能否成为仲裁主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劳动纠纷什么情况下双倍补偿?事业单位能否成为仲裁主体?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66law.cn/laws/4034615.aspx

在劳动纠纷中,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在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补偿,以及如何通过法律援助和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劳动纠纷什么情况下双倍补偿

在劳动纠纷中,以下几种常见情况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补偿:

一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例如,在劳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辞退劳动者,未遵循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等。

二是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双倍工资。

三是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下,如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等,用人单位拒绝订立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双倍补偿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一种惩罚性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纠纷申请法律援助免费吗

劳动纠纷申请法律援助是免费的。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在劳动纠纷案件中,若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即可申请并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

具体而言,申请法律援助需满足一定条件。一般来说,经济困难是重要考量因素,例如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同时,劳动纠纷案件本身需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例如涉及拖欠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法定权益受侵害的情形。

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时,需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明、经济困难证明、劳动纠纷相关证据材料等。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会指派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为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包括代理当事人参与劳动仲裁、诉讼等程序,维护其合法权益。

事业单位可以仲裁劳动纠纷吗

事业单位可以成为劳动纠纷仲裁的主体。

在劳动纠纷中,若劳动者与事业单位之间产生诸如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争议,只要符合劳动争议仲裁受理范围,劳动者有权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案件需满足一定条件。首先,争议必须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例如因确认劳动关系、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引发的纠纷。其次,需在规定时效内提出申请,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事业单位作为用人单位,在仲裁程序中需按照仲裁机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参与仲裁庭审等活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