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明时节话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与诗人的一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明时节话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与诗人的一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imantianxia.com/a/3407.html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中提到的“杏花村”,更是引发了后人对其具体位置的诸多猜测。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并探讨杜牧这位晚唐诗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清明节,很容易让人想起古人的清明诗,想起古人清明诗中的祭祀,与酒,与生活。说起清明与酒,人们又会很自然想到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中虽未直接写饮酒,但诗人寻找酒家的目的,是可想而知的。春雨纷纷,杜牧问寻可歇息的酒家,天真的牧童指着那开满杏花的地方说,在杏花村就有管够的美酒。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杜诗杏花村于何地之争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所以,长期以来,关于杜牧诗杏花村是在安徽、还是在山西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

事实上,目前全国各地至少有十几个叫做杏花村的地方,其中业内知名的,肯定首先是山西汾阳杏花村,以盛产“杏花村、汾酒”誉满天下;其次,上文说的今安徽池州市贵池区亦有杏花村,有史料记载唐时这里盛产“杏花村大曲”,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4A级景区,杜牧诗“牧童遥指杏花村”成为其首要传播语。

此外,山东水泊梁山黑风口东南崖下亦有“杏花村”,传闻孔子问礼于老子的问祖堂石窟,也在这杏花村上;另外,湖北麻城古镇歧亭附近的杏花村,这里的杏花村酒店在古时非常闻名,有名谣可证: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中有美人;江苏徐州丰县杏花村,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朱陈村嫁娶图》,诗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南京城西部南隅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金陵杏花村。这里岗峦叠翠,绿水环绕,前临大江,下靠秦淮,历来为南京的风景名胜之地。

“清明”诗背后的杜牧生平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与李商隐幷称“小李杜”。晚唐以及后世,对杜牧的人品与诗艺评价颇高。清代全祖望《杜牧之论》:“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

杜牧出生之时,离开安禄山起兵之岁(公元755)已经四十八年了。在这四十八年间,藩镇跋扈,宦官专权,政治浊乱,农民失业,土地集中,赋敛繁重,民生艰窘,唐朝已由所谓“太平盛世”陷于内忧外患之中。杜牧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降生,而在他降生以后数十年中,这些坏情况依然存在与发展,并且在政治上又出现了新的纠纷,如牛李党争。杜牧是一个怀有忧国的热情而又在政治上有见解抱负的人,这些内忧边患经常刺激他,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了经世的大志,对当时国计民生上许多重要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同时也培养出文学的胚胎,在他的诗中常有忧时感事的情怀。

杜牧出身名门,少年得志,人生色彩纷呈,一生未出现大的跌宕起伏。杜牧出生那年,祖父杜佑入朝拜相(历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十岁时,祖父杜佑去世,不久,父亲杜从郁病死,家道开始中落,曾有过一段清贫的生活,故杜牧自称“某幼孤贫”。中了进士进入仕途后,是漫长的十年幕僚生涯(洪州、宣州、扬州,回京担任监察御史一年,再赴宣州)。回京四年:迁官左补阙、史馆修撰,后任比部员外郎。然后是“三守僻左,七换星霜”。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先后外放三个穷僻小州:湖北黄州(1.3万户)、安徽池州(1.7万户)和浙江睦州(9千户),做了七年的州刺史。直至李德裕被贬逐,他才有出头的机会,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回朝任吏部司勋员外郎(从六品上)、史馆修撰。大中四年(850)夏天请求出守湖州,秋天获准成行。大中五年秋末冬初返回长安,就考功郎中(从五品上,属吏部尚书,掌内外文武官吏的考课)、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新职,兼知制诰者,多是工于文章的人。第二年迁官中书舍人(正五品上,属中书省,是相当重要的官职)。大中六年(852),50岁的杜牧终于中书舍人任上。杜牧一生的仕途生涯应算善始善终。

晚唐杜牧诗之艺术成就

杜牧今存诗500余首,其怀古咏史的七绝才气纵横,伤别诗深婉艳情,纪行写景诗笔调清新飘逸,能在晚唐诗坛自成一格。杜牧不满当时诗坛的绮靡倾向,强调诗歌创作的内容,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总体看来,杜牧的诗众体兼备,内容丰富,追求一种情致高远、笔力劲拔,于俊爽峭健之中时带风华流美的艺术风格。具体说来,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

第一,晚唐诗人中,杜牧是第一个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的。他用史论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极大地发挥了绝句体的妙用,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通过对历史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着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而那些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了诗人横溢的才气。

第二,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选择清新明朗的景物抒写情怀,用色彩鲜明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富于诗情画意,意境优美。诗人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丽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受。

第三,忧国忧民的壮怀伟抱与伤悼之情交织成一种俊爽的风格。杜牧诗歌的语言风格既绚丽多彩,又清新自然;既明丽爽俊,又含蓄委婉;既风流华美,又神韵疏朗。李商隐的《杜司勋》“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道出了杜牧诗壮怀伟抱与伤春伤别的绮思柔情交织在一起的豪放爽朗、清新俊逸的艺术特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