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地理冷知识探秘
化州市地理冷知识探秘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茂名市代管的县级市,拥有丰富的地理和文化背景。这里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化橘红之乡”,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地理冷知识。
化州市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它地处鉴江中游,北与广西北流市交界,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和茂名市茂南区相连,西与广西陆川县及广东省廉江市毗邻。化州市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高南低。这种地形使得化州市的地貌类型以丘陵地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5.5%。北部为高丘区,属云开大山支脉,包括平定、文楼、播扬、宝圩、那务、合江6镇,海拔在200至400米之间,铁屎嶂为最高点。
在气候方面,化州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到1870.1小时,年平均温度在22.2℃至23.9℃之间。降水充沛,但降雨在时空上分布极度不均,主要集中在5至9月,此期间的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75%。
化州市的历史同样悠久。秦统一中国后,化州属象郡。至秦二世时,化州在南粤武王赵佗治下的南越国又过了近一百年。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为化州建县之始。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取之于州治之石龙能灵变,此乃化州命名之始。
化州市还有许多令人称奇的地理景观。中火嶂又名中火岭,位于化州市城西10公里的石湾镇与新安镇交界处,源于云开山脉,连绵5公里,其主峰海拔348米,是化中化南最高峰。嶂上五星连环,山体奇拔峻峭,山石壮观,气势雄伟,被誉为“粤西形胜,南国名山”。
此外,化州市的水系也十分发达。鉴江是其主要河流,发源于广西北流市,入境后流经化州市多个乡镇,最后汇入南海。化州市还有多条支流,如陵罗水、罗水等,这些河流为化州市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化州市不仅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而且人文底蕴深厚。化州孔庙,又叫文庙、学宫,位于化州市的宝山南侧,宏伟壮丽,是当代有名的古建筑。它原为化州古州郡的文教中心,包括崇圣祠、明伦堂、乡贤祠、名宦祠和石龙书院等建筑群体。这些建筑群体分布于宝山之南,重楼叠阁,十分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