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鲩怎么养?脆肉鲩高产养殖技术
脆肉鲩怎么养?脆肉鲩高产养殖技术
脆肉鲩,又称脆肉草鱼,是通过改变草鱼的食物结构,以蚕豆为主要饲料,使草鱼的肉质变得爽脆、紧实,不易煮碎,且口感独特、鲜美。这种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草鱼的市场竞争力,也增加了养殖效益。本文将详细介绍脆肉鲩的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鱼种放养、养殖管理、水质调控等多个关键环节。
一、池塘准备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便利的池塘,池塘斜度保持在1:3,塘深2.5米。在鱼种放养前20天,需要排干池水,暴晒数日,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固池埂。鱼种投放前一周,注入经筛网过滤的新水至50厘米深,每亩使用150公斤生石灰,兑水后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
二、鱼种放养
- 3月下旬,将池水量加至1米,选择晴天上午放养鱼种,每亩放养规格为1.5公斤/尾的草鱼种100尾,搭配规格为200克/尾的鳙鱼10尾,网箱可搭配放养1~2尾/个。
- 草鱼种应选择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的个体,规格以0.5公斤/尾为宜。
- 鱼种放养前,建议注射疫苗,也可用4%盐水浸浴5~10分钟。
三、脆化周期
- 春季水温回升至15℃以上时,草鱼即可开始摄食,直至冬季停食前均可进行脆化养殖。
- 若采取分期分批或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每批/轮的脆化周期不应低于60~70天。
四、养殖管理
草鱼脆化主要以高蛋白蚕豆替代传统饲料,搭配少量青草,不再添加其他任何饲料。草鱼种投放后,先停食2~3天,再开始投喂少量蚕豆(建议蚕豆发酵1-2天后,再用1%食盐水浸泡12~24小时),待草鱼正常摄食后方能定时、定量投喂。一般情况下,每天在8时和17时各投料1次。
具体投料量应依据草鱼摄食情况、水温等不断调整。下面推荐不同水温下的投料量,仅供参考:
- 16~19℃:投料量占草鱼体重1.5~2%。
- 19~22℃:投料量占草鱼体重2~3%。
- 22~25℃:投料量占草鱼体重3%。
- 25~28℃:投料量占草鱼体重4~5%。
- 28~30℃:投料量占草鱼体重5~6%。
日常巡塘管理同常规草鱼养殖相同。
五、水质调控
根据不同季节池水温度和鱼体生长要求,适时加注新水,调节水位。3月底鱼种放养时,池水位不宜过深,保持在1米左右,以利于池水及池底温度上升。此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每隔15天左右,将水位加深10厘米。夏日高温季节,将池水加到最高水位,至少保持在2米水位,利于池鱼避暑。
定期测量池水pH值,根据水质需要泼洒生石灰,用量为15~20公斤/亩,确保pH值稳定在7~8。视池塘水体情况适时换水,池塘水质保持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防止因缺氧导致鱼体肌肉脆化缺乏。定期运用微生物制剂,调优水质。
六、病害防控
因放养的草鱼种规格大、体质健壮,且放养密度不大,养殖管理中做好投饵、水质管理等工作,营造良好的池塘生长环境,整个养殖过程中,鱼体没有发生重大疾病。日常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定期用过硫酸氢钾或高铁酸钾改良底质,同时每20天左右用二氧化氯对水体杀菌消毒的方法,防治鱼病。
七、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观察池鱼活动、摄食及池塘水质等状况是否正常。定期抽检测量鱼体,及时了解池鱼生长情况,根据生长需要,合理调整投饵量。
八、捕捞上市
当年年底,草鱼长到5公斤/尾以上,鱼肉严密健壮,切成鱼片能久煮不烂,入口爽脆,达到脆肉标准,即可捕捉上市。采用拉网捕捞,捕捞后将成鱼放在网箱中不给食物养7~10天,让鱼减肥,从而提高肌肉脆度,最后再进行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