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关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关系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1/16/83067562_1146537244.shtml

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北两大重要考古学文化,尽管地理上相隔千余公里,但考古发现揭示了两者在玉器工艺、宗教信仰及社会结构上的深刻联系。

时空背景的交叠与地理阻隔的突破

时间框架

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00——2900年(距今6500——5000年),晚期(前3300——2900年)与凌家滩文化盛期存在约300年的交集。
凌家滩文化:约公元前36003300年(距今5800——5300年),其鼎盛期(前3500——3300年)恰逢红山文化晚期。

关键节点:红山文化牛河梁上层积石冢(前3360——2920年)与凌家滩87M4大墓(前3450±50年)年代几乎重合。

地理格局

红山文化核心区位于西辽河流域(燕山以北),凌家滩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巢湖流域,直线距离约1200公里。

交流通道:淮河流域可能成为南北文化互动的走廊。山东大汶口文化(前4100——2600年)作为中介,出土的玉璇玑、牙璧等器物兼具南北特征,暗示红山凌家滩可能通过黄淮平原实现间接交流。

玉器文明的对话:技术、符号与功能的共鸣

玉器技术的跨区域传播

1. 砂绳切割技术
红山文化的玉器加工采用原始砂绳切割(如牛河梁玉猪龙颈部切割痕),凌家滩玉匠在此基础上改良为“砣具+砂绳”复合工艺(如玉鹰上的精细阴刻线)。

实证案例:凌家滩出土的玉人(87M1:1)背面留有连续弧形切割痕,与红山玉箍形器(牛河梁N2Z1M21)内壁痕迹工艺相似。

2. 钻孔技术的演进
红山文化的喇叭形孔(如勾云形佩)与凌家滩的管钻对穿孔(如玉璜)并存,显示技术体系的融合。凌家滩07M23墓出土的玉芯(直径0.15cm),证明其管钻技术已达史前最高水平。

玉器符号的象征互鉴

1. 动物崇拜的共鸣
玉龙体系:红山C形玉龙(三星他拉遗址)与凌家滩龙形玉器(98M16:2)均呈现“首尾相连、獠牙外露”特征,可能共享“猪龙”转化图腾。
鹰鸟崇拜:凌家滩玉鹰(87M4:1)的双翅刻划太阳纹,与红山文化勾云形佩的“鸟喙”造型(如那斯台遗址),共同指向太阳崇拜。




2. 宇宙观的物质表达
龟卜传统:凌家滩玉龟(87M4:35)内置八角星纹玉版,象征天地结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龟形石堆(N5Z1),二者均将龟与宇宙秩序相关联。
方位象征:凌家滩玉版八角星纹与红山文化三环石坛(东山嘴遗址)均暗含“天圆地方”观念,反映早期空间认知的趋同。

社会上层网络的构建

贵族阶层的远距离互动

物质证据:
凌家滩07M23大墓出土玉器中,部分玉料经检测源自辽宁岫岩(红山玉料主产地)。
红山文化牛河梁N16M4出土的玉人,其“双手抚胸”姿势与凌家滩玉人高度相似,可能为南方传入。
技术移民假说:凌家滩晚期出现红山式玉箍形器(07M23:125),或反映红山玉匠南迁带来的技术传播。

权力符号的跨文化认同

玉钺的礼制化:凌家滩玉石钺(如87M4:2)与红山文化玉钺(胡头沟M1)均呈现“刃部无使用痕迹”特征,从实用工具转化为权力象征。
神权政治的共性:两地大墓均以玉器随葬为主(红山“唯玉为葬”,凌家滩玉器占比超70%),表明社会上层通过垄断宗教仪式巩固权力。

差异性与独立演进路径

尽管存在交流,两地文化仍保持鲜明特色:

玉器组合差异

红山以动物形玉器(龙、猪龙、鸮)为主,凌家滩侧重几何形玉器(璜、璧、钺)。
凌家滩玉器中石英质占75%,而红山几乎全为透闪石玉,反映原料选择的地方性。

社会复杂化程度

红山文化的“坛庙冢”体系显示强烈神权色彩,凌家滩则出现明确手工业分工(07M23随葬9件石钻,象征玉匠身份)。
凌家滩墓地面积达220万平方米,远超红山牛河梁遗址群(50万平方米),暗示更集约化的社会组织。

学术争议与研究前沿

交流机制的争论

直接交流说(张忠培):两地贵族通过“玉器之路”建立直接联系。
中介传播说(严文明):大汶口文化充当技术中转站,如山东焦家遗址出土的玉璇玑兼具红山勾云佩与凌家滩玉鹰特征。

未解之谜

凌家滩玉料中5%的透闪石玉来源尚未明确,是否来自红山区域?
两地共有的八角星纹是否源于更早的高庙文化(距今7800年,高庙遗址位于湖南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为一贝丘遗址。通过大面积发掘,在揭示了高庙文化晚期的一处大型祭祀场所,出土了中国年代最早的装饰有凤鸟、兽面和八角星等神像图案的陶器(距今约7800年左右),出土了中国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在高庙上层遗存中,出土了部落首领级的夫妻并穴墓和四人合葬墓等重要遗迹。发现了为建立本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关键性遗存。)需跨区域纹饰谱系研究。

结语:南北玉器文明的双向奔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