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徐光启:400年前的科学家,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5200821_121629573

徐光启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和政治家,他通过接触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中国的农业、水利、历法等领域。他编译的《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等著作,囊括了天文学、数学、农学等多个领域,是把欧洲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明朝曾经出现过一名著名的全能科学家,他编译的《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等著作,囊括了天文学、数学、农学等多个领域,他是把欧洲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他是谁呢?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让我们一起走进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看古人的励志故事。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出生在上海黄浦区乔家路,祖籍苏州,祖父经商,幼时家境富裕,到了其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开始务农。


徐光启故居

徐光启从小在龙华寺读书,他学习认真,喜欢钻研新鲜事物;19岁考中秀才,在家乡教书。他22岁那年,家乡遭遇水灾,祖母病故,家庭生活更加艰难。此时的徐光启读书更加刻苦,他想通过科举制度改变命运,但在参加乡试时却名落孙山,那一年他26岁。

为了生计,徐光启不得不四处奔走,29岁那年,他前往广东韶州教学,当时韶州有一所欧洲天主教的教堂,也是中国第一所教堂。有一天,徐光启想到教堂看看,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会说广东话的意大利籍的传教士郭居敬,他带领徐光启参观教堂。

教堂内欧洲风格的陈列,吸引了徐光启的目光,在看到教堂墙壁上挂着的一幅《万国全图》(世界地图)时,徐光启驻足不前,他好奇地问郭居敬:“这是什么地图?”


《万国全图》

郭居敬详细地给徐光启讲解了《万国全图》上的国家地理位置,徐光启惊奇道:“原来地球是个大圆球!世界上还有五大洲,三大洋(当时的认知),太神奇了!不知道这幅图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郭居敬告诉徐光启,这幅图是耶稣会驻中国的主事利玛窦绘制的。

“利玛窦”徐光启记住了这个名字。

四年后,考中举人的徐光启去京城时路过南京,机缘巧合认识了利玛窦。他诚恳地向利玛窦提出,想跟他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要求,利玛窦拿出一本翻译成中文的《马克福音》,递给徐光启说:“如果想要跟我学习,就必须加入天主教。”


利玛窦与徐光启

徐光启经过一番思考后,他接过了利玛窦手中的《马可福音》,此时,他的想法是:为了中国的科学兴旺发达,我愿意献出一切!

就这样,徐光启受洗礼加入了天主教,教名保禄。这之后,他上午在翰林院办公,下午跟利玛窦学习。

徐光启的悟性很高,短短两年时间,他不仅学会了英文,还学会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原本》,并将《原本》翻译成中文为“几何”。

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数学名词“平行线”“直角”“钝角”“锐角”“外切”等等都是徐光启定译下来的,这些名词一直为现代人所用。


《几何原本》

1607年,也是徐光启45岁那年,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徐光启和利玛窦共同翻译的《几何原本》的前六卷,正式出版。

《几何原本》原有十五卷,徐光启曾反复恳求利玛窦将其他九本也教给他,但利玛窦觉得先让前六卷出版,如果中国人接受并愿意学习,那么他们再翻译后九卷。但是这个愿望,直到徐光启去世也没有实现,后来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一位英国人,于1852年(咸丰二年)才翻译出版。

1612年,50岁的徐光启想把南方的水稻引进到北方,种植水稻需要水,他就先搞起了水利建设,并和欧洲一名叫熊三的传教士合译了《太西水法》一书。

为了实践书中的水利建设,他亲自在天津小站搞试点,把南方水稻引到天津小站种植,这次试点成功,让天津小站成了北方水稻的重要生产基地,至今都闻名全国。


天津小站稻田

1629年,67岁高龄的徐光启依旧在勤恳工作,他开始为明朝编新历,之前古人一日为十二个时辰,徐光启按照西方时间,将一天分成了24小时,同时将月份分出阴历和阳历,对24节气也有所修订。

到了1644年(顺治元年),徐光启编制的新历开始颁布,并在全国通行,一直沿用至今。

徐光启不仅编新历,他还上书崇祯皇帝要求建立天文台,原因是朝廷的钦天监的官员们向崇祯皇帝禀告,五月初五上午10时,有日蚀发生,结果过了中午日蚀才发生。出现了天象观察的错误,崇祯皇帝下令复核。

徐光启之前和利玛窦学习过天文知识,所以他才向崇祯皇帝建议,建立新的天文台。为了便于观察天体,徐光启采用西方先进的方法,做成了中国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窥筒眼镜,以及第一个采用西式方法制作的地球仪。


徐光启制作的地球仪

1633年,徐光启晋升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此时的他,身体已经出现病症,但依旧没有选择告老还乡,颐养晚年,他继续为毕生钻研的科学事业奋斗着。同年11月8日,徐光启因病逝于任上,享年71岁。

徐光启用尽毕生心血,致力于将西方自然科学引入中国,他用实践编撰的《农政全书》成为我国农业的百科全书。他的一生为17世纪的中西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一个时代开启了西学东渐的先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