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区分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区分
一、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区分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分:
案件性质方面。刑事案件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涉嫌触犯刑法的案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如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行为。而民事案件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等民事权益纠纷的案件,例如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
诉讼主体方面。刑事案件的诉讼主体是公诉机关(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在自诉案件中是被害人自己提起诉讼,被告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民事案件的诉讼主体是平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双方地位平等,原告起诉被告。
适用法律不同。刑事案件适用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其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民事案件适用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旨在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
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刑事案件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等。民事案件主要是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
二、什么叫刑事案件都有哪些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
刑事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例如背叛国家、分裂国家等严重危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犯罪行为。
2.危害公共安全罪,像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犯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诸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走私,金融诈骗等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非法拘禁等侵犯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5.侵犯财产罪,像抢劫、盗窃、诈骗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犯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如妨害公务、聚众斗殴等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军人违反职责罪等其他类型的刑事案件。
三、刑事案件立案后能撤案吗
刑事案件立案后,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撤案的。
(一)自诉案件
对于自诉案件,自诉人可以撤回起诉。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由司法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比如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等。如果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与被告人达成和解、谅解,或者自愿放弃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就可以撤回自诉,从而撤案。
(二)公诉案件
- 法定撤案情形
侦查机关立案后,如果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例如犯罪嫌疑人已死亡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等法定情形。
- 特殊情况
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作出不起诉决定,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使得案件不再进入审判程序,相当于撤案效果。例如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怎么区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