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大学研发新型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智能装备+微生物降解,实现零排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大学研发新型厨余垃圾处理技术:智能装备+微生物降解,实现零排放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singhua-tj.org/news/5339.html

随着垃圾分类制度的全面推行,厨余垃圾处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研发的EDM环境友好分布式厨余垃圾装备及生物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装备与先进微生物技术的结合,为厨余垃圾处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市场背景与需求

垃圾分类是对传统粗放型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革新,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避免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科学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已将垃圾分类上升为国家制度,北上广深等全国多地相继立法推动。住建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15-2020年我国厨余垃圾产生量增长趋势图(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

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等易腐垃圾呈现分散化、增量化、现存末端处理能力面临较大缺口。传统集中式大型设施处理链条长,社会投资负担大,采用就地就近小型设施进行厨余垃圾处置可有效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节约社会成本、避免二次污染,是解决厨余垃圾处理难题的新模式,社会需求巨大。

技术创新与优势

EDM环境友好分布式厨余垃圾装备及生物解决方案(Eco-friendly Distributed Microbial Food Waste Solution)是智能化装备和先进微生物技术结合的创新厨余垃圾处置方案,通过智能装备对处理过程精准调控,发挥微生物菌酶高效降解功能,实现无辅热、零排水条件下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优势

  1. 无电辅热 节能环保
    利用微生物降解厨余垃圾自发产热维持处理过程温度,无辅热需求,能耗低。

  2. 无排水 无渗滤液
    处理全程零排水,无需预先油水分离,无渗滤液产生,无二次污染风险,无基建负担,场地选择灵活。

  3. 无异味 无害化彻底
    厨余垃圾中易腐成分经微生物菌酶降解,转化为热量、二氧化碳、水蒸气及少量生物质固态残渣,处理过程无异味,降解产物安全无害。

  4. 减量速度快 减量率高
    当日产生垃圾当日处理完毕,24小时厨余垃圾降解率≥95%;装备正常运营固态残渣出仓周期可达一个月以上,日常维护需求低。

  5. 智能物联 操控便捷
    装备依托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数据平台实时监控,远程调控,降低运营人工成本。

  6. 缩短处理链 降低社会成本
    源头就地就近处理免除垃圾清运、转运环节,大幅降低社会成本。

  7. 资源化利用
    作为处理终产物的少量生物质固态残渣可作为原料用于有机肥料生产,实现资源化利用。

  8. 适用场景广泛 模式灵活
    装备可灵活模块化组合,占地面积小(例:处理量200kg/日装备占地7㎡),适应以小区、机关企业等个体为单位的就地处理(<1吨/日),及园区、街道等区域为单位的就近处理(1-50吨/日)场景下不同需求。

应用价值与前景

研究显示,随着我国厨余垃圾产出量和处理率的逐年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厨余垃圾处理行业每年新增投资200-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总投资规模可达1800亿元。分布式小型处置设施作为厨余垃圾就地就近处理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在行业中所占份额增长迅速。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规划,至2025年,近3000吨/日厨余垃圾需通过就地就近小型设施予以处理,约占厨余垃圾总处理量的1/3。

应用生物技术与装备研究所以“EDM inside”理念通过技术支持业内企业进行装备制造及运营,合作企业装备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社区、机场、机关单位及企业食堂等多种场景。

应用案例

天津机场应用案例:日均垃圾处理量200kg


设备数据监控平台

厨余垃圾处理后有机肥料

通过智能装备与先进微生物技术的结合,该方案不仅解决了厨余垃圾处理的难题,还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建设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提供了科技支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