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冒充老师“仗义”救人,上演荒唐闹剧终酿苦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冒充老师“仗义”救人,上演荒唐闹剧终酿苦果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26073?commTag=true

“李鬼”现身法院:身份疑云与真相初露

11月30日(周六)下午,榆中法院执行局法官正在加班时接到值班室电话,称有两名陌生女子将一孩童丢弃于法院门口后匆匆离开。执行干警迅速抵达现场展开调查。从孩子口中得知,他系被执行人何某之子,而带他来法院的两名女子他却并不认识。执行干警敏锐察觉事有蹊跷,当即采取行动,成功拦截尚未走远的两名女子。

在询问过程中,其中一名女子自称是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因何某被拘留孩子无人看护,故而带到法院要求办案人员给个说法。然而,孩子对其“老师”身份的否认,以及女子言辞的闪烁,引起了执行干警的高度警觉。在公安、教育部门的协助下,执行干警与孩子的真正班主任老师取得了联系。身份被识破,该女子再也无法狡辩,不得不承认自己冒充老师把孩子丢在法院,企图阻碍执行的事实。

“江湖义气”背后:挑衅司法权威国法不容

原来,在申请执行人李某与被执行人何某民间借贷一案中,何某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长期规避抗拒执行,于11月29日被执行干警依法拘留。得知何某被拘,其两位“仗义”的朋友经过谋划,决定将何某的孩子带到法院,向执行法院施压,试图阻碍执行,从而引发了这场荒唐的闹剧。即便谎言被揭穿,二人仍未意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性,对法官的训诫满不在乎,态度嚣张。

如此藐视法律,必须严肃惩戒。院领导听取汇报后,明确要求办案人员依法查办,坚决打击拒执违法行为。当拘留文书下达,二人这才“幡然醒悟”,一改之前的嚣张态度,流下悔恨泪水。由于姐姐在本次抗法事件中系主谋,妨害执行情节较重,当晚被送拘关押。妹妹因身体原因,执行法院决定责令其具结悔过。

人性执法再陷谜团,闹剧终将谢幕

违法人员为自己的任性和无知付出了代价,而孩子的安置却是个棘手的问题。经过与乡、村两级干部核查沟通,了解到何某早年离异,孩子母亲失联,孩子爷爷等家人在县城居住。执行干警一边悉心安抚照料孩子,一边设法查找其家人住址。当晚8时,干警们将孩子护送至其爷爷的住处,详细说明事情经过后,却仍遭老人拒之门外。尽管执行干警多方劝说,老人态度坚决,毫无收留之意。无奈之下,干警只能将孩子暂带回法院。

而此时已近深夜,法院温暖的房间、可口的汉堡、悉心照料孩子的叔叔阿姨与瑟瑟寒风中那道进不去的门相较显得那样格格不入。在交谈中,干警们从孩子只言片语中了解到,老人并不是嫌弃孙子,平时也是疼爱有加,但是今天态度却一反往常。

“这下你们是不是就可以放我爸爸了?”孩子的一句话,让干警们意识到这背后还有更深的隐情。“现在太迟了,确保孩子安全第一,其他的事情后期继续深入调查”,最终法院决定对何某暂停执行拘留,让其先安顿好孩子。

生效法律文书具有不可侵犯的权威性,以孩子为挡箭牌阻碍执行的行为令人不齿,诚信守法、担当作为才是正确选择。随着案件调查的持续深入推进,真相终究水落石出,任何挑衅司法权威、阻挠执法办案的违法行径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八十七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包括:(一)在人民法院哄闹、滞留,不听从司法工作人员劝阻的; ……(六)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其他行为。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