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食用海龟导致食物中毒:随意滥食野生动物,后果很严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食用海龟导致食物中毒:随意滥食野生动物,后果很严重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55029

近日,菲律宾发生了一起因食用海龟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造成3人死亡,31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食用野生动物不仅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还会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图源:pixabay)

据报道,当地部分村民在一次聚会中食用了一只野生海龟,随后便出现了中毒症状。尽管大多数海龟在正常情况下并不具备毒性,但是,海龟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摄食某些含有毒素的藻类,这些毒素会在海龟体内积累,人类一旦食用了这些带有毒素的海龟,就可能引发严重的食物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事实上,食用野生动物不仅会产生安全隐患,更重要是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202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野味防控的最严禁令《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首次将野生动物的食用行为加入了禁令之中。

长久以来,食用野生动物所造成的疫情事件数不胜数。2003年于中国爆发的SARS疫情,病毒的传染路径被认为是“蝙蝠→果子狸→人”。而后2012年在中东地区爆发的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同属冠状病毒感染,最可能的传染路径则是“蝙蝠→骆驼→人”。当然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众所周知,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相互关系。一旦某种野生动物被大量捕杀和食用,就可能对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一种物种灭绝还很可能会形成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进而威胁整个生态系统的安全。

此外,从法律角度来看,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明令禁止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我国也不例外。当下,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与《刑法》相配合,虽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还有不足之处,但从总体上看,有力打击了对野生动物违法犯罪的行为。

当下,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严格立法,严格执法不理解,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要知道,生物多样性是人类永续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如果不能全面保护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没有了,人类也就不复存在了。

鉴于此,笔者在此强烈呼吁,切勿随意食用野生动物。不要为了一己私欲,而把人类推向未知。我们已经进入生态文明时代,早就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随意滥食野生动物的后果,于此次食用野生海龟中毒事件中可见一斑,甚至可能更加糟糕和惨烈。我们必须要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最后,菲律宾这次食用海龟引发的悲剧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野味“带毒”,断不可食用!切勿拿命试毒!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抵制食用野生动物,就一定能够有效遏制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