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道德经·第07章·天长地久拼音原文、注释、译文、解读、评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道德经·第07章·天长地久拼音原文、注释、译文、解读、评析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20142925_122013158

《道德经》第七章主要探讨了“天长地久”的道理,通过阐述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的原因,揭示了“无私”与“长生”的关系。本章不仅包含了原文、拼音、注释和译文,还附有黄紫檀老师的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老子的智慧。

原文带拼音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黄紫檀老师解读


第七章的“不自生”,是指“天地不自生”。外其身而身存是将先天元神独立于身体之外来修炼的顿法。把真身放在凡身之后,真身就可以进入先天之先。

练功中的悬照类似“外其身”这一步。

大成净土不讲元神出窍,外其身和阳神出窍不是一回事。

如果就丹道而言,阳神出窍与分形散影,其实是一觉与再觉的区别。想要学习黄紫檀所传承的文始法脉至道修炼之法可联系至大师兄:ddjy_zhida

注释


①以:因为。
②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③私:在这里指个人利益。

译文


天地永远都存在。天地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才永远都存在。因此,有道的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把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这不正是因为他不自私,反而能够成就自身吗?

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认为,天地是永恒存在的。而天地之所以能永恒存在,是因为它们的一切运作、变化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为,正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生养万物而独不生自己,反而得到了长生。因此,老子希望圣人能从中悟出这个道理。如果圣人也效法天地的这种德行,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也会像天地一样“长生”。

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即有道之人凡事都让别人占先,反而能赢得爱戴;凡事都把自身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结合老子其他章节来看,老子对人之生命的见解是很透彻的,并不仅限于肉体的生命,而是把生命推广到灵魂的范畴。如果一个圣人,能谦居人后,以天下为先,那么他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也会永远留在百姓心中,从而得到与道一样不灭的长生。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认为,圣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没有私心,而是为了成就他最大的私心,那就是得以长生。故此老子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人最大的私心莫过于实现长生,所谓长生,就是能让自己的灵魂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百姓感觉到圣人的好,就希望他能够永远存在,他的生命与灵魂在百姓心中就永远都不会消失。

老子根据宇宙法则揭示了人生法则,而人生法则里又贯着社会法则。他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思想,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原形。治理国家,只要时时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自然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从而体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幸福;为了肉体而活着的人,生命不会长久;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活着的人,只要社会存在,她的英灵就会存在,因为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这一章里老子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把宇宙、人生和社会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要求人与入之间爱而忘私,和谐相处。无私是合乎道的美德.只有坚持这一美德,人类才能实现“长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