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要避免使用布洛芬?专家澄清!正确用法是……
感染新冠要避免使用布洛芬?专家澄清!正确用法是……
近日,一篇关于“布洛芬可能加重新冠病情”的旧文在社交平台被大量转发,引发公众对布洛芬使用的担忧。本文将为您澄清这一争议,并详细介绍布洛芬在新冠治疗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1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通知》,其中,《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列出了发热的常用药物“布洛芬”。
布洛芬使用争议的澄清
很多人看完此文陷入困惑:不是说推荐常备布洛芬吗?布洛芬到底能不能用?
争议起源
这则争议源于2020年3月发表于《柳叶刀》杂志的研究假说,通讯文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感染COVID-19的风险是否增加?》中提到“布洛芬可以增加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而ACE2表达的增加将促进COVID-19的感染。因此,我们假设用ACE2刺激药物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会增加患严重和致命的COVID-19的风险。”
世卫组织的澄清
- 2020年3月18日,世卫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迈尔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指出,在研究还不明朗的时候,“我们建议使用扑热息痛,不要将布洛芬用作自我用药。”
- 2020年3月19日,联合国官网发布通知称,基于现有信息,世卫组织目前并不反对布洛芬的使用。同一天,世卫组织官方发布的推文更正了这一信息。推文提出:“布洛芬是否会加重新冠症状?”官方回复称:“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世卫组织并不反对使用布洛芬。”
布洛芬的作用与安全性
布洛芬最早于1964年合成,由于其良好的药理作用受到广泛认同。尤其在布洛芬生产工艺优化后,更多生产厂家纷纷生产此药。因此,布洛芬也普遍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以消化道症状多见,如恶心、呕吐等,停药后可消失。此外在皮肤、呼吸、中枢神经系统方面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般在停药后会消失。极少数人服用布洛芬有肾功能衰退的症状。总体上看,布洛芬的安全性还是不错的。
主要作用
- 帮助消除疼痛:布洛芬临床上可以治疗头痛、牙痛、关节肌肉痛和痛经等慢性的不太尖锐的疼痛,并且效果显著。
- 有助缓解发热:布洛芬还具有退热作用,且药效发挥作用快,经常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烧,它可以让发烧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而不影响正常人的体温。布洛芬在治疗儿童发烧方面效果显著,是常用的小儿退烧药。
- 治疗关节炎:在抗炎方面,布洛芬可以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骨关节发炎等引发的疼痛,并且疗效很好。
感染者居家用药指南
如今,全球主流毒株为奥密克戎毒株。专家表示,由于奥密克戎的毒力已减弱很多,如果患者出现38.5℃以上的高热,可选择布洛芬退烧,一般不会加重病情,但不建议一发烧就马上服用布洛芬。
此外,也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如扑热息痛等)或柴胡等退热。
需要提醒的是,感染新冠病毒后,还要依据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有基础病或免疫力较差的感染者最好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然后遵医嘱服药。
用药注意事项
- 剂量:虽然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缓解新冠症状,但一定要遵照推荐剂量服用。如果过量服用布洛芬,会增加内出血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而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则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服药间隔: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常用于缓解高热症状,大部分患者在服用一种退烧药后,经过45
90分钟的药物起效时间,就能见效退烧。如果患者服药后12小时未能降温,或者还没到下次服药时间患者又高烧起来,这两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追加服用另一种不同药物。追加服用的必须是不同药物,且必须在第一种药物的起效时间之后才考虑追加,即:服用布洛芬约2小时后,满足特定前提条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反之亦然。这样也能尽量避免过量服药的风险。即使追加服用另一种药物,同种药物的使用仍需遵循推荐的用药间隔时间,即布洛芬间隔6~8小时服用一次,对乙酰氨基酚间隔6小时服用一次。患者或照顾者最好把每次服药的时间记录下来,免得弄混或遗忘。饮食注意:布洛芬会增加胃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在正确服药、不过量的前提下,其对身体的损伤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了缓解胃肠不适,还是建议随餐或餐后服药,服药的同时需要至少喝118毫升的水。对乙酰氨基酚是在肝脏代谢的,如果服药同时饮酒,可能导致药物代谢不完全,增加肝脏毒性风险。因此,不仅服药期间要避免饮酒,平时有肝脏疾病或酗酒的人也不适合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特殊人群用药需注意:为了降低风险,六个月以下的婴儿或者孕妇需避免服用布洛芬,退烧药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老年人或者有胃肠、肾脏问题,有溃疡、炎性肠病史的患者,也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每日需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也要避免服用布洛芬,因为布洛芬会干扰阿司匹林的效果,退烧药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此外,严重的冠心病、心衰病史患者;因慢性病治疗,需要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患者;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这几类人群也要慎用布洛芬。
中医药治疗效果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高度肯定了中医药救治的疗效:“中药在病毒性感染治疗过程当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应该说现在有一些很好的中医中药也可以作为治疗非常好的选择。”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表示:“对于有明显症状或者普通型的患者,早期全程足量准确使用中医药干预,可以有效阻断向重症发展。比如我们在广州的治疗方案是选用经典方药银翘散和藿香正气散进行加减来治疗。”
通过对目前收治患者的大数据研究分析,有症状的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局部症状为主,症状包括:发烧、咽喉痛痒、干咳,部分患者有头痛和全身关节酸痛症状,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无食欲或腹泻。这些症候群跟流感比较类似,甚至比流感还轻,民众完全不需要恐慌,也不用大量囤积药品。
钟南山院士最新观点
今天(12月9日)上午,钟南山院士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2”视频会议中,做了题为《新冠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的报告。他表示,全国范围第二波奥密克戎疫情的特点是传播性强。对比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引发新冠后遗症风险显著降低,无症状感染者基本无新冠后遗症。防控政策的重心应当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上来,充分的疫苗接种能起很大防护作用。
他还表示,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99%可在7-10天内完全恢复,重点应放在防控重症上(自我保护,定点医院,医护人员保护)。
结语
现阶段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大幅降低,跟“德尔塔”的致病性不在一个量级。适度运动锻炼,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充足和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愿大家都有健康的身体!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