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金牌有瑕疵,美国运动员奖牌掉色如废铁!背后原因是什么
全红婵金牌有瑕疵,美国运动员奖牌掉色如废铁!背后原因是什么
巴黎奥运会奖牌质量问题引发关注。中国选手全红婵和美国极限运动员尼亚-休斯顿的奖牌相继曝出瑕疵和褪色问题。专家分析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奖牌中镶嵌的埃菲尔铁塔铁块上,这种设计虽然富有创意,但忽略了不同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导致奖牌质量出现问题。
奖牌质量问题频发
此前,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的中国队夺得金牌,夺得金牌的孙家俊说金牌有瑕疵引发网友关注。他表示:“没想到一觉醒来,大家都知道我的金牌有瑕疵了,不过没关系,这是我的第一块奥运金牌,我的专属印记!99新,微瑕,不出!”
而后来全红婵也曝出自己的金牌有瑕疵。全红婵表示:“孙家俊骗人的,其实每一个金牌都有一点瑕疵。”
而在近期,金牌瑕疵的新闻越来越多,8月9日再次被英国媒体爆出巴黎奥运会的负面新闻,就是奖牌褪色。
这是来自一位美国极限运动员尼亚-休斯顿的吐槽,拿到了铜牌的尼亚-休斯顿在回到美国没几天,就发现自己的奖牌已经面目全非,该名运动员吐槽,外面的一层黄铜色褪掉后,就跟一块废铁差不多。
如今全红婵曝出自己的金牌有瑕疵,说明她在过去拿到的金牌中,没有出现类似现象,而随之而来美国运动员奖牌曝出褪色严重,为何偏偏这届巴黎奥运会的金牌被曝出了小瑕疵了呢?原因可能就出在埃菲尔铁塔上。
奥运会金牌的历史演变
需要普及的一个常识是,奥运会的金牌曾经是纯金做,所以才会叫做“金牌”。但现在的奥运会金牌并不是纯金打造,只是要求金牌必须含有92.5%的银和6克金。
从奥运会的历史来看,第一届现代奥运会——1896 年雅典奥运会为获奖者颁发的是银牌和铜牌;1900 年巴黎奥运会为获奖者颁发的是奖杯。
从 1904 年圣路易斯奥运会开始,才开始为前三名运动员分别颁发金牌、银牌、铜牌。这届的金牌就是纯金打造。
后来1908 年伦敦奥运会、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金牌,也同样采用了纯金制作。但是1912 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金牌是最后一届纯金打造的金牌。
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导致全球经济崩溃,金价一路暴涨。在战后奥运会中,出于经济的考量,开始制作镀金的金牌。后来的主办国也一直沿用了这一做法。
而国际奥委会目前对奖牌只做了最低限定标准——
奖牌的直径不能小于 60 mm,厚度不能小于 3 mm;金牌中的银含量在 92.5% 以上,至少含有 6 g 金;银牌中,银含量在 92.5% 以上;铜牌中,铜含量在 92.5% 以上。
简单来说,现在的金牌只是一枚镀金的银牌。今年巴黎奥运会的金牌重量为 529 g,其中含有 505 g 银(95.4%)和 6 g 金,除此之外,每块奖牌还镶嵌了来自埃菲尔铁塔的18g铁块。设计师将铁塔历次维修替换下来的部分重新切割打磨,作为巴黎的象征添加到了奖牌上。
奖牌瑕疵与褪色背后的原因
但问题可能就出在这里。金牌的构成是金+银,这是两种非常稳定的金属,耐腐蚀强,可以长期保存。而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建成,当时使用的是19世纪末的冶金技术,主要采用低碳钢进行建造。这种材料由于其优良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中。
这两者的耐腐蚀能力都很强,但是这两者东西放在一起就不行了。在金,银,铁三者在一起,如果环境又是潮湿的状态下,会发生原电池反应——其原理是两种不同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极电位不同而产生电化学反应。由于铁的电极电位最低,铁在这三种金属中最容易被氧化。
这可能导致镶嵌在金牌中的铁块会由于电化学反应而被腐蚀,而银和金相对稳定,不会被腐蚀。而潮湿的空气为这些反应提供了必要的水和氧气,使得原电池反应能够持续进行。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很可能中间会开始生锈,当这些金属接触时,可能会因为相互摩擦而导致表面出现磨损或划痕。
在金,银,铁三者的原电池反应下,比其他金牌更容易出现中间开始生锈或者小点的迹象,看起来就容易显示出瑕疵感。
而美国运动员的铜牌,是把铁和铜放在一起!也是类似原理,铜氧化的比别的金属快,比如有网友说,你买一个紫铜工具,也是摸几下没几天就黑了,不过奖牌应该都给电镀一层啊,他们也太抠了吧,这个钱也省。
因此,奥运会奖牌制作的质量,有时候也看主办方对金牌制作过程中的诚意与用心。事实上,不仅巴黎奥运会,上一届东京奥运会,皮划艇运动员郑鹏飞吐槽奖牌放家里2年就褪色了。但如今巴黎奥运会金牌出现瑕疵与褪色的时间要更早一点了。
而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制造的奖牌,或才是高质量奖牌的典范。北京奥运会奖牌绶带采用桑蚕丝和涤纶化纤双面精织提花而成,且经过了高科技纳米处理,具有防水、防蛀、防污、防火,永不褪色等特性。2021年1月7日,俄罗斯体操运动员Daria Valeryevna家中失火,几乎所有东西都被烧得面目全非,但她在废墟中找到的北京奥运金牌却完好无损,连绶带也完整保存了下来。
奥运奖牌作为运动员最高荣誉的象征,其质量马马虎虎是说不过去的。巴黎奥运会的奖牌由法国著名珠宝品牌尚美巴黎设计,巴黎造币厂负责制作,如此权威的机构参与,却忽略了铁的加入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对奖牌质量的侵蚀。
这其实不是节俭办奥运的问题,而是用了心却办了坏事,加入了铁元素导致更快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奖牌被侵蚀。奖牌是运动员们辛苦付出的象征,是对他们的梦想和荣耀的证明,质量差的奖牌质量,也是对运动员汗水的不尊重,也让奖牌的纪念价值大打折扣。
这也给下届奥运主办方提了个醒,金牌的制作,需要考虑质量与其中各种金属与物质结合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对奖牌带来的质量风险,奥运会的意义,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国家与个人的荣耀,高质量的奖牌是传承与荣耀的一部分,这值得未来的奥运主办方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让未来的奥运会办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