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ML文章集锦| MXene基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ML文章集锦| MXene基材料的合成及性能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nmsci.cn/nmsci/13498

MXene材料是一类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金属碳/氮化物,自2011年被发现以来,在超级电容器、电池、电磁干扰屏蔽和复合材料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精选了5篇发表在Nano-Micro Letters期刊上的MXene合成制备及性能相关论文,涵盖了MXene凝胶制备、润湿性、氧化稳定性、自修复复合材料以及新型制备策略等重要研究方向。

专辑介绍

MXene材料是一类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的金属碳/氮化物(Transition metal carbide/nitride),其化学通式为Mn+1XnTx,其中n=1–3,M代表前过渡金属,如Ti、Zr、V、Mo等;X代表C或N元素,Tx为表面基团,通常为-OH,-O,-F和-Cl。其片层结构类似石墨烯,故而得名MXene,MXene是美国德雷塞尔(Drexel)大学Yury Gogotsi教授和Michel Barsoum教授在2011年最早发现,由于MXene材料表面有羟基或末端氧,它们有着过渡金属碳化物的金属导电性。在超级电容器、电池、电磁干扰屏蔽和复合材料等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推文简介:精选5篇发表在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上MXene合成制备及性能相关的论文。分别来自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院士&徐路&郝京诚、伊朗伊斯法罕理工大学Massoud Malaki教授等、北京化工大学徐斌等、伊朗伊斯法罕医学大学Siavash Iravani与土耳其Istinye University的Ali Zarrabi以及澳大利亚Murdoch University的Navid Rabiee、浙江大学韩伟强课题组。

精选文章

1. Versatile MXene Gels Assisted by Brief and Low-Strength Centrifugation (Article)

中文题目:低强度离心辅助制备的多功能MXene 凝胶

Weiyan Yu, Yi Yang, Yunjing Wang, Lulin Hu, Jingcheng Hao, Lu Xu and Weimin Liu

Nano-Micro Lett. 16, 94 (2024).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3-01302-3

2. Wetting of MXenes and Beyond (PERSPECTIVE)

中文题目:MXenes及其他2D材料的润湿性

Massoud Malaki and Rajender S. Varma

Nano-Micro Lett. 15, 116 (2023).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3-01049-x

3. Progression in the Oxidation Stability of MXenes (Perspective)

中文题目:MXenes氧化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Razium A. Soomro, Peng Zhang, Baomin Fan, Yi Wei and Bin Xu

Nano-Micro Lett. 15, 108 (2023).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3-01069-7

4. Self-Healing MXene- and Graphene-Based Composit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Review)

中文题目:自修复 MXene 和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特性和应用

Atefeh Zarepour, Sepideh Ahmadi, Navid Rabiee, Ali Zarrabi and Siavash Iravani

Nano-Micro Lett. 15, 100 (2023).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3-01074-w

5. 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Lewis Acidic Etching Route: An Emerging Preparation Strategy for MXenes (Review)

中文题目:一种全新的MXenes制备策略—路易斯酸刻蚀

Pengfei Huang and Wei-Qiang Han

Nano-Micro Lett. 15, 68 (2023).

https://doi.org/10.1007/s40820-023-01039-z

本文原文来自Nano-Micro Letters期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